Monthly Archives: 五月 2008

信解行證

【信解行證】

  諺語說:「病急亂投醫。」現代人不但生理有病,心理的病更嚴重,可說是充滿了嚴重的病毒。科學技術的發達,帶給人類的副作用,實在是難以想像。李炳南老居士常說:「悲憫世人。」我們每天的生活飲食,正如經上所說的「飲苦食毒」,那活在這個世間還有什麼意思?這些都是我們過去今生造作一切不善業的果報。

  可是世人不知道這是果報,也不相信這是果報,所以不能覺悟,無法回頭,還是隨著自己的意願,造作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就是為了此事。佛菩薩雖有慈悲心,可是我們不與佛菩薩配合,佛菩薩縱有悲心,很難收到顯著的效果。正如佛經所說,大多數只能種遠因;也就是說,在他的阿賴耶識裡種一點善根,久遠劫之後才能收到效果,當生能成就的少之又少。過去生中修積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了,當生才能成就,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而我們是因緣具足了,善根、福德不夠;善根是信解,福德是行證。我們有緣聞到佛法,可是信解行證不具足,所以也只能種遠因,不能收近效。

  學佛是開智慧,只有通過佛法才能通達一切事理。世出世法都建立在信心上,佛法講「信為道元功德母」,道的意義無盡深廣,是通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單指佛道。沒有信心,任何事都不能成就;有信心,微細的善事皆得圓滿、稱性的功德,所以才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心的建立,第一是善根,包括緣分。過去生中與善友結的緣,這一生一接觸就歡喜相信,這是過去世的善根、福德、因緣。

  緣會變化,信心會退轉,原因是理解得不夠透徹。所以,信了之後要求解,解能幫助信。一般學佛人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相信,這是迷信。然後通過理解,理解是正信;解了之後要去做,一定要落實、實踐,把解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此時的信是真信。這個信心不是從解生的,是從自己的生活行為中證實的,這是真信,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得佛法的受用,就得生活的美滿,這就是證果。佛法常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自在如意的生活,即是證果。若是沒通過「信、解、行」,圓滿的生活就得不到。「證」就是得到,你所得到的,與佛菩薩的生活無二無別,你就是佛菩薩。

  經要天天讀、天天聽,長時間的薰習,才能轉境界。我們解不能透徹,行不能做到,原因是薰習的力量太薄弱,煩惱習氣太重。我們若不受佛法薰習,就受煩惱習氣的薰習,譬如每天聽經兩小時受佛法薰習,二十二小時受煩惱習氣薰習,這就無法抵過煩惱,還是種遠因,不能收近效。若想在當生成就,就要加強對佛法的薰習,才會產生力量,否則還是回不了頭,雖然學佛還免不了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裡,來生能再得人身,就算很不錯了,怕的是人身都得不到。這是我們要明瞭的。

  【一代不如一代】

  常聽老人說「一代不如一代」,年輕時聽到此話不以為然,總以為後一代一定超過前一代。現代在科學技術、物質文明方面,確實超過前人太多了,但是倫理道德的確是一代不如一代。《左傳》云:「人棄常,則妖興。」倫理是「夫婦、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五常是「仁、義、禮、智、信」,即佛法講的五戒,這是做人的根本。而現代人不講這些,倫常喪失了,因此都變成妖魔鬼怪。

  一位居士告訴我,新加坡有一個很有財富的人,死了之後,兒子繼承財產,跟他爸爸講:「為什麼不把母親也帶去?」他只要財產,不要父母,這就是所謂的「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倫理道義完全喪失了。

  現代妖魔鬼怪的樣子與人是一樣的,但是觀念、行為不一樣,所以說一代真的不如一代。佛的法運有正法、像法、末法,像法不如正法,末法不如像法,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末法一萬年,現在已經過去一千年,我們觀察過去一千年,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所以,現在弘法利生十分艱苦,我們所遭遇到的困苦艱難,比古人還要多。我們要有這個認知,要了解事實真相,遭遇苦難時,才不至於退心。

  【弘法利生的原則】

  李老師常對我們說:「我們求法是磕頭作揖求來的,我們將來想把佛法介紹給別人,就不能讓人家磕頭作揖來向我求。」現在我們是磕頭作揖送給人家,人家還未必肯收,這是事實。我們今天要處處遷就眾生,隨順眾生,我們要能承受,要有智慧、慈悲,還要有善巧方便。這些能力,《華嚴經》與《無量壽經》都具足了,大家要認真學習。

  今天講經說法,不要說多、不要說雜。說多、說雜了,縱然契理,但不契機。我們應該學摩騰、竺法蘭,他們最初來到中國,講經說法是在經典裡取一段適合當地社會、人情、風俗習慣的經文,使人家聽了歡喜接受,不至於起反感,這值得我們學習。摩騰、竺法蘭最初翻譯的是《四十二章經》,《四十二章經》是從大小乘經律論裡節錄出來的;換言之,是佛經的精華,佛經的節要。這個方式,受到中國人的歡迎。

  我們現在從《無量壽經》上選取,範圍再擴大,從淨土五經裡選取,這個非常契機。特別是《無量壽經》,夏蓮居老居士說,這部經能度末法往後九千年的眾生。這部經最契合一切眾生的根性,而且字字句句都是圓滿法輪。我們自己學要廣學多聞,對待別人要厚積薄發,才能收到效果。因此,弘法利生要能掌握到原則。

  特別是沒有接觸佛法的人,我們用《認識佛教》來介紹;已經接觸佛法的人,我們就在淨土五經中,選取最契合眾生根性的,像唱戲一樣,精彩片段最受歡迎;等他產生興趣了,再介紹整部經典。若一開始就介紹太多,他不能接受。應當看眾生當前缺乏的是什麼,有什麼毛病就講什麼,對症下藥。

  自己學習與幫助別人,都要知道毛病之所在,重的先治。而關鍵在心理,譬如吃醫生的藥,感到很有效果,這個效果是信心產生的。你對醫生有信心,自然產生效果;對醫生沒信心,再好的藥都不起作用,這就是「境隨心轉」的道理。我們對佛有信心,我們就能作佛,佛法對我就有受用;對佛沒有信心,就跟吃藥不靈一樣。

  我曾講過,病人與醫生要有緣,沒有緣,再高明的醫生也治不好你的病。互信是緣,彼此建立信心最重要。病能好,百分之九十五是信心,藥物調養是外緣,只佔百分之五,道理在此地。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早餐開示20-14-0311)

                   

安於蔬食的蘇東坡

                                 ●吉 光  摘自 明倫
    《南史》〈隱逸傳〉,記載一位有道術的盧度,隨軍侵伐北魏,吃了敗戰,遭魏軍追殺到淮水邊,差一點過不了河。盧度心中發下誓願:「今日若能免得一死,從此永不殺生。」願發完後,就有兩塊楯牌漂過來,把他接過河去。
    蘇東坡看了這段歷史,覺得和自己的遭遇很相似,有感而發寫了一段〈書南史盧度傳〉的一篇短文。
    蘇東坡說他自幼便不好殺食牲畜,但是食肉習氣太重,很難斷除。近年來,克制食欲,已經能夠不再殺吃豬、羊等牲畜了,惟有佐飯的菜餚仍偏好蟹、蛤等的魚類,因此還難免妄造許多殺業。宋神宗元豐二年,因為作詩諷刺朝政,得罪朝廷,受刑入獄。本以為死罪難逃,不久卻承蒙皇恩赦免,只被貶逐到黃州而已。從此之後,便不再殺食任何生物。有時候,友人以生鮮的活蟹、蛤相贈,就將牠們拿到大江中去放生。蛤類是海中的生物,雖然放到江中,恐怕也不容易存活,即便難以存活,也比起讓人放在鼎鑊中煎煮,自在許多。或許因為自身經歷過死裡逃生,如同即將被宰的雞鴨,忽然得以從廚師刀下脫逃一般,因此更加不忍為了貪圖口腹之欲,而使生靈動物遭受無量的恐怖痛苦了。在獄中他寫給弟弟蘇轍的詩,有「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的詩句,自己在獄中如待宰牲畜的痛苦,流露無遺。
    蘇東坡被貶到海南島時,寫了一首〈擷菜〉詩,在長長的詩題中,東坡談到他跟一位姓王的參軍借了不到半畝的土地,在上頭種菜,一整年內,和兒子的三餐菜餚都充足了。有時半夜喝醉了,想找些菜解解酒,就到菜園子裡,摘採蔬菜煮食,帶有泥土的芬芳,含著飽飽的霜露水氣,即使是上等滋味的肉品也比不了。這些蔬菜大可以滿足人生所需了,何必再去貪求精美的佳餚呢?東坡心有所感,就作了這一首〈擷菜〉詩:「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便把自己住的廬舍,命名叫做「安蔬」。
    世人只知蘇軾有一道「東坡肉」,那曉得東坡居士可也是一位安於蔬食的素食者呢!有詩為證: 口腹貪饕豈有窮,咽喉一過總成空。 何如惜福留餘地,養得清虛樂在中。 (蘇軾〈戒貪饕〉詩)
 
                          

失意時要懂得心寬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難免,一向得意容易讓人忘形;為失敗哀怨,對現實不滿也是無用之舉,一切當以心寬化解之。
俗話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此人生豈不讓人傷心透了?否。有句話你是知道的,叫「好事多磨」。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念:失意是一種磨煉的過程,心即使在冰凍三尺之下也不會涼的。有瑞雪兆豐年之說,雪愈大,年愈豐。
「比海更寬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靈。」生活不論如何磨人,如何將你壓縮在一個四方的小盒子裡,但思維的空間是不受限制的,心靈的視野沒有藩籬,無比寬廣,任你馳騁。來去自如,生命的迷人之處就在這裡!
站得高,你就看得遠。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彩人生,各色不同;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各有所好;喜怒哀樂悲恐驚,七種情感,品之不盡。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如果一生無挫折,未免太單調、太無趣、太乏味。沒有失敗的尷尬和忍辱哪來成功的喜悅?也許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敗的打擊,抱頭哀嘆,早已說過「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還會遇到,那就當它是橫亙於面前的一塊石頭吧。擺正它,蹬上去!也許視野會更開闊、心胸會更豁達呢!
人很善良,常常把寬容給了陌路,把溫柔給了愛人,卻忘了給自己留一點。有一句話很有用,叫「沒什麼」。對別人總要說許多「沒什麼」,或出於禮貌,或出於善良,或出於故作瀟灑,或出於無可奈何;或是真不在意,或是別有用心。不管出於什麼,誰讓生活有那麼多不盡人意之處?如果你要勸解自己,也要學著這麼說。缺少陽光的日子很憂鬱,你要學會說「沒什麼」,失去朋友的生活很寂寞,你要學會說「沒什麼」。自己已經很累了,需要一種真誠的諒解,說句「沒什麼」,對你自己,對自己疲憊的心靈。這麼說著,並不是讓你放縱所有的過錯,只是渴求自拔;也不是決意忘懷所有的遺憾,只是拒絕沈溺。自己勸慰自己纔管用。
人有同情心,見別人傷心——除了敵人和仇家——自己也不會快樂,總要上前勸一勸。勸告是出於善心,言語也很有哲理,然而聽的人未必都能聽得進去,聽進去了也未必照此行事,因為劇痛使人麻木。有位女作家說:「我不勸任何人任何事。解鈴還需繫鈴人,自己心上的疙瘩只有自己親自動手方可解開,朋友的話,善良人的話都只是催化劑。自己纔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總之,失意在所難免,權且把心放寬。
——選自《學會選擇懂得放棄》吳晶編著

                        

靈犬持戒10年,自在往生!

                 馬六甲洲淨宗學會 . 狗兒名『慈悲』
 
  這件往生事蹟發生在馬來西亞,馬六甲洲的淨宗學會裏。  這不是搞噱頭、玩把戲,而是一個長達十年,許多人親眼目睹的事實。就在鄰近三寶山和一座馬來墳場之間的一座佛教道場,一隻小狗默默追隨他的主人長齋禮佛,修行一生! 
 
      最近,狗兒修成正果,在眾目睽睽下,無病無痛的安然一臥,即刻往生成佛,嚇得本來不信佛法、不信念佛真的可以往生成佛的一位「牙擦仔」當場落荒而逃!「義犬法師」以畜生身持出家戒的義行也因此而逐漸在信徒間傳遍開來。「可千萬別小看它只是一隻狗,『慈悲』還會向人討念珠,掛在脖子上後走來走去的它,看起來,氣度、姿勢,明明白白就是一隻義犬法師!」一位在這間名為麻六甲淨宗學會的佛教道場活動修學的信徒表示。

   佛法講平等看待一切眾生,因此當小狗流露出有別於他的善根智慧時,這間佛教道場的主持人懷西老人,也即是黃佛乾居士以及他一群志同道合的追隨者也就依據佛法,以平常心看待,待之如「人」。

   狗兒名『慈悲』,也的確「狗」如其名,吃素、念佛、拜佛,一生閉關--大門大開卻連正眼也不瞧,依然端坐佛前;最難得也令人難以置信卻又千真萬確的是:放眼當今社會,連人也不能認真做到的「佛門四大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婬欲、不妄語,一隻狗兒竟然能夠嚴格做了一輩子,令許多善男信女自歎人不如狗!

   當代佛門高僧,目前旅居澳洲的淨空法師曾經感歎說:「現代許多人連鬼都不如!鬼道眾生學佛求法態度非常認真,往生的也很多……」言猶在耳,日前轟動麻六甲正信佛教界的這件真實「佛聞」,似乎再度印證了苦口婆心、慈悲之極的老法師所說的法語金言。今天社會許多人不僅不如鬼,也不如畜生! 故事可得從十幾年前說起:當時已經吃素念佛的黃佛乾居士還未搬至目前所居住的三寶井萬壽園。附近一隻母狗常常到來討食,餅乾、糕餅也照樣吃得津津有味;流浪在外的它卻三番四次被粗心糊塗的公路司機駕車撞傷;黃居士一家於心不忍,便收留了它。不久,母狗生下一胎小狗,當中一隻被黃居士命名為「慈悲」的黑狗更明顯表露了他的善根。

   黃佛乾居士經濟能力並不富裕,要收留這一家母子狗還得從自己的伙食費中省吃儉用,找出一筆盈餘來餵養它們;但出於一片修行人的慈悲心,黃居士不介意自己少吃少花一點來救護這幾條可憐的小生命。但是佛法講因果報應,萬事萬物都離不開因果,這一家母子狗會輪迴流轉畜生道流浪街頭,幾度險些丟失生命也必有其前世業障,救命更須教心,黃居士告訴它們必須認真努力學佛,最好能夠嚴持戒律,不僅吃素,還要不傷害其他小生命。

   沒想到「慈悲」獨具超凡的善根,竟然把多少大法師自認也不能完全做到的佛門戒律全部做到,成為所有見過它的善男信女口中公認的「義犬法師」。

   四年前,兒女長成,世間責任已盡,了無牽掛的黃佛乾居士,捨家為寺,取號懷西老人,成立麻六甲淨宗學會。黑狗慈悲的善根更明顯的被來來往往的信徒門所廣知。

   有人說:狗兒不會說話,如何見得他不妄語?事實是:「慈悲」體格強壯,吠聲宏亮,但是從不亂吠,來往麻六甲淨宗學會的信徒眾多,除非來者不善,心存惡念,義犬法師決不亂吠。「吠」,是狗的「語言」,不亂吠,即不妄「語」。還有人疑:人把狗關著,當然一生「閉關」(關閉)、沒有機會殺生、婬欲啦!事實是:每個信徒都親眼見過,大門大開,外面不是沒有母狗走過,也當然不會沒有小貓或其他小動物走過,義犬法師「慈悲」卻總是安然不動,連走出門口的意思都沒有!

   第三、有人懷疑:讓狗兒帶念珠,按照出家人的規矩學佛修行是否符合佛法戒律?近代弘一大師的所作所為是最好答案,打開大師的傳記年譜,你會看到,弘一大師自小便「敬貓如敬人」,還有弘一法師親自著作的《養老鼠實驗談》--而這只老鼠竟然還是一隻咬壞佛像、咬破佛經的搗蛋老鼠!

   對於「慈悲」這只慧根獨具的狗,黃居士倒是毫不猶豫地翹起拇指,大聲讚歎:「這隻狗了不起!肯定往生!」 細說黑狗往生那天情形,黃居士告訴記者:「慈悲把餵它的食物輕輕吐出,然後走去大、小二便,將身體的穢物全部排出……「佛典記載:許多高僧大德、修行有成就者往生時情形也大多如此,先主動斷食--停止進食、排泄、沐浴乾淨,以清淨之身等待阿彌陀佛來迎接,清清楚楚、輕輕鬆鬆;看「慈悲」樣子,當然已經心裏有數。

   「當時我正與一位姓曾的老朋友談話,他堅持不信人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他還問我:有誰親眼看過甚麼人能那麼瀟灑往生?」就在此時,慈悲走近黃居士腳邊,輕輕躺下,說走就走!

   此時,突然不知道從那裏飛來許多各類不同顏色的小鳥,情形就像傳說中聖德的君王登基時,百鳥和鳴、百鳥朝凰那樣,「義犬法師」的往生竟讓麻六甲淨宗學會門前出現連鄰居也目瞪口呆的難得一見瑞相。別說是狗,有多少人能夠在離開這個世間時如此安然瀟灑自在、沒有呻吟掙扎,而且還不忘主人一生養育、照顧之恩,臨走還為主人的說法親身作證明,以性命做最後的供養!

   佛門有一種說法:話說出家人接受十方供養,「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意思是說:出家人接受施主錢財、衣食供養,修行必須有所成就,否則來生就會投身畜生道來償還!古往今來便有不少佛門典故記載出家人不修行,投胎墮落到動物身上去受苦報。

   馬六甲這位「義犬法師」卻正好相反,他是不幸落到畜生道,卻有幸遇到佛門善心人,身在佛門道場,抓緊機會禮佛修行,結果成就比一般人還了不起!

   往生後的慈悲入殮時一臉安祥自在,儼然老僧入定的自然恬適,看得人羡慕不已,卻也暗自警惕:豈可人不如狗?感動不已的佛友們慢慢把消息傳播開來,很多人都知道麻六甲淨宗學會有一位修行、持戒比許多人類都還認真的黑狗行者,「義犬法師」的美名也逐漸被叫開來。

   說真的,一隻小小狗兒能夠用一生堅持主人兼恩人、恩師的教誨,不受誘惑,雖然大門天天開著,就算大搖大擺走出去,人類也頂多感歎一句:「動物嘛!本性難移。」動物本能的作用既然也能被克服,如果不是親眼見到、親耳聽到,而且眾口一詞,千真萬確,還真難以讓人相信。真是不得不說一句:「佛法無邊」,更不得不驚歎一句:「動物真的也有靈性啊!」

印光大師開示:消除瞋恨心

 瞋心一起,于人無益,于己有損;輕亦心意煩燥,重則肝目受傷。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滅,福壽增崇矣。

  所言瞋心,乃宿世習性。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則現在之寬宏習性,即可轉變宿生之褊窄習性。倘不加對治,則瞋習愈增,其害非淺。

  瞋心,乃宿世之習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割香塗,於我無干。所有不順心之境,作已死想,則便無可起瞋矣。此即如來所傳之三昧法水,普洗一切眾生之結業者,非光自出心裁妄說也。

                  

訪興都教後感

「興都教」,也稱印度教。印度教與佛教的關係非常密切,它是古印度婆羅門教與佛教混合成為的一個新教,許多教義都是採取佛教的,自己並沒有明文的經典。他們崇奉的三位大神:大梵天王、那羅延天王、大自在天王,我們在《華嚴經》上都讀過。他們認為梵天是宇宙的創造神,就是基督教所講的造物主;認為那羅延是守護神;而大自在天王主管世界的成住壞空,相當於現代國務院的總理,一般講的總務。他們相信這三位是一體的,而真實說,不僅這三位是一體,一切眾生都是一體。

  我講經時,常用樹來做比喻,如果你會觀樹,就會開悟。我們將樹上每片葉子,比喻做一個眾生。一枝樹梢有幾片樹葉,如果你見到樹梢,就會知道這幾片樹葉是一枝樹梢生的,是一家人。再往下觀察,原來這幾枝樹梢有同一個樹枝,於是才知道原來這麼多的樹梢(就是這麼多的家庭),是共同發源於一枝。像中國人族姓這麼多,皆是炎黃子孫,幾千年傳下來,傳了許多支派。然後才知道,原來我們都是一家人,共同一個祖先,這是找到樹枝了。再往下去找,原來這幾個枝是生在一個幹上,是同一個根源。再去追究,它有一個本。

  從這個比喻細心去體會就能知道,佛說的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同一個根,同一個體,這個體就是自己的真心自性。唯有佛法找到了根,找到根,虛空法界的問題才得到整體的解決。真正把問題解決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再也沒有對立與排斥了。

  不但釋迦牟尼佛是如此教導我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也是如此教化眾生。換言之,就是教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們的生活環境,人生是我們本人。對於事實真相徹底了解,講經說法就「契理」,不管是長說、短說,橫說、豎說、深說、淺說,都不違背事實真相。「契機」,他的程度能理解多少,就為他講多少,譬如一棵大樹,若他只理解樹梢,你就為他講樹梢,他聽了歡喜;他能理解樹枝,你就為他講樹枝;他能理解樹幹,你就為他講樹幹,如此才是契機。

  我們也參觀了印度教的老人院、孤兒院,在世界許多地方,我們也曾經參觀過這些場所,像美國的老人公寓,香港稱為安老院,新加坡稱為老人院,澳洲稱作退休村。他們的醫療設備及對老人的物質生活供應,都相當完善。少數的還舉辦音樂會提供老人娛樂,有時一年有幾次表演,有的一個月辦一次。實在講,人到老年時,這些娛樂縱然擺在面前,已經沒有興趣了,因為老年人關心的是明天。明天是講來世,這一世已經走到盡頭,來世的狀況如何?如果有人時常能為他們講解三世因果,為他講來世,他會有興趣。對老年人的精神教育,我們即使是以歌舞、戲劇來供養,內容也是講來世,讓他明瞭應如何悔改,以求得來世的美滿幸福,這是真正圓滿的養老。

  六道輪迴是古印度宗教普遍承認的,印度有很多宗教的修行人,修禪定有相當深的定功,在禪定境界裡見到這個事實。我們現在了解,六道是六個不同的空間,其實不同的空間很多,不只六個。現在科學家講時空的維次,我們現在居住在三度空間,見不到四度、五度、六度,乃至無限度空間。佛說空間的維次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變現出來的,原本沒有,原本的時空就是一個,即佛家講的「一真法界」。現在科學家幾乎承認,至少有十一度空間存在,但是還無法進入。

  我們見到一些書上寫,也聽人家常講,幾百年前、幾千年前古老的預言家,能知道現今社會上發生的事。假若你有四度空間的能力,將界限突破了,就能知道過去、現在、未來。我們見不到過去、未來,這是障礙。佛說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斷除,就能突破空間。妄想、分別、執著有無量無邊,你能斷一部分,就能突破幾個層次。經上講,佛的能力是圓滿的,因為他全部突破了。菩薩的能力不如佛,因為還有一些層次不能突破,也就是他的定功還沒有達到圓滿。阿羅漢的能力就更差了,阿羅漢的天眼只能見到一個大千世界。

  從前我們認為一個大千世界是一個銀河系,若是依照黃念祖居士所說的,範圍就更大了。黃老居士認為一個銀河系是經上講的一個單位世界,所以一個大千世界就有十億個銀河系。今日科學家用科學儀器,連娑婆世界的邊際都無法達到。而佛說不必用儀器,只要定功把產生時空維次的因素消滅,我們的本能就恢復了。

  但大家不要誤以為修禪定就是每天盤腿面壁打坐,那是修禪定的樣子。因為一個人行住坐臥中,坐的時候很定,是用這個形象來提示,不是教你裝模作樣。惠能大師在《壇經》裡為我們解釋坐禪:「外不著相謂之禪,內不動心謂之坐。」我們在《壇經》裡讀到,能大師天天?米、劈柴,這也是坐禪,因為沒有動心,沒有著相。

  能大師這兩句話,來自《金剛經》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佛教修學的總綱領。無論你修學任何宗派、任何法門,佛家常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總綱領就是這兩句話。「不取於相」就是不著相,用現在話說,不受外面境界的誘惑;不必離開外面境界相,只要不受誘惑就是不著相。「內不動心」,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不起貪瞋痴慢,不起是非人我,就是「坐」。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坐禪。念佛是坐禪,持戒是坐禪,研經是坐禪,持咒也是坐禪,這是佛門的幾種修行方法。

  再擴展開來,《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無一行業不是坐禪。只要你明白「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的道理,就是真用功,就是真功夫。這個功夫成就了,就能把時空界限突破,我們本有的智慧能力就恢復。修學要知道原理、方法才能深入,才能提高自己的境界。

  而為人說法,一定要知道觀機。像那些老人,我們照顧他物質上的生活起居,這是雞毛蒜皮的事,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將來生到善處,此功德無量無邊。

  現今是天下大亂,倫理道德沒有了,善心善意沒有了,人與人之間只有利害,沒有道義,因此社會不安定,世界沒有和平。我們要挽救世道人心,要抓住重點,不能說廢話,因為沒有時間了,而且大家也沒有真實智慧去思惟、思考。所以,在今天對大家講法,愈簡單扼要愈好,一定要掌握重點。

  我教導大家,只要將「五戒十善」做好,將一句「阿彌陀佛」念好,你就得救了。五戒十善若捨棄,說不好聽的話,來生決定墮三惡道。所以,最基本的五戒十善,自己要認真修學。「五戒十善」詳細的講解,在《無量壽經》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一定要多讀。而勸導大眾只講淨土殊勝,勸人念佛求生淨土,其他的都不必談。若是討論教理,對佛學院的學生可以談,對大眾則無一點用處。你講得再好,都不契機,現在救命要緊,大家沒有時間聽其他多餘的。我們自己這樣修學,自己得度;我們幫助別人,別人也能得度,這就是功德圓滿。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早餐開示20-14-0310)

                      

只爭來早與來遲

    ●吉 光             摘自明倫
 
 
    《朝野僉載》一書是唐代張鷟所見所聞的社會札記,內容十分廣泛,記述了唐代之前的朝野遺事軼聞。因為是時人記錄的時事,所記載的內容,多為第一手資料,所以頗有參考價值。宋代的《太平廣記》與《資治通鑑》以及後世研究唐代歷史者,往往廣為引用。
    書中有一則故事說,梁武帝時有一位人稱榼頭的僧人,學佛極其精進,梁武帝對榼頭師非常尊敬信任。後來下一道詔書,派使臣去禮請榼頭師進宮。當時武帝正和別人下棋,剛好要殺一段棋,於是就高聲說道:「殺卻。」使臣聽到武帝的命令,迅速地就把榼頭師推出去斬首了。
    武帝下完棋就說:「禮請榼頭師進殿。」
    使臣回答說:「剛才陛下命人殺了他,微臣已經把他斬首了。」
    武帝歎息的說:「榼頭師臨死的時候,有沒有說什麼?」
    使臣說:「榼頭師說:『貧僧沒有罪,多生多劫前做和尚的時候,曾用鐵鍬鏟地,不慎斷送了一條蚯蚓的小命,當今皇上就是那條蚯蚓。今日貧僧正是該受這報應了!』」
    梁武帝聽後難過得流下淚來,悔恨有加,但是也已經來不及了。
    佛法依造業受報,分為三類:現生造業,現世受果報,叫「現報」。今生造業,下一生受苦樂報的,名「生報」。今生造業,到了第三生、四生乃至百千生後,才受業報的,名為「後報」。眾生造的業如影隨形,何時開花結果,只爭來早與來遲而已。
 
                  

一盤炒飯

入夏以來,氣溫持續攀高,時至黃昏,依然讓人感到燥熱難耐。已經到了用晚餐的時間了,我進入一所學校的餐館。只見飯廳里人聲鼎沸,角落裡的立式空調使勁地鼓著風,但嘈雜熱鬧的氣氛,早已讓人感覺不到一絲涼意。
費盡周折,我在靠牆的一張桌子旁找到了一個空位。定睛環顧,飯堂裡,服務員都端著托盤穿梭於桌椅之間,忙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有一位服務員來到我的座位旁。「先生,想吃點什麼?」我抬頭一看,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孩子,雖然額頭上已經滲出了汗,但是,仍舊滿臉微笑的遞上了菜單。看到了這張笑臉,感覺一絲清涼滲入煩悶的心中。
我沖著她微笑的點點頭:「就要一個蛋炒飯吧。」其實,看到她們忙碌的工作,我已經不忍心再點菜麻煩她們了。暑熱的天氣,想到廚房炒菜的師傅們,還要圍著爐火,忍受著股股熱浪,把菜一個個地烹調出來,真是辛苦了。
看到了周邊的桌子杯盤羅列,我的心中產生了一個念頭:這些年輕的學子們可曾想到背後為他們付出的人們?他們的確太幸福了!
等待的時間不是很長,我的蛋炒飯上來了。這迴換了一個服務員,同樣二十出頭的年紀,臉上依然帶著微笑,我接過飯,也沖著她微笑地點點頭:「謝謝!」「不客氣!」她爽快地回答了一聲,就到其他的桌位服務去了。
看到桌子上的蛋炒飯,霎時間米香、蛋香撲鼻而來,這使我又想起了剛纔的場景,想起了那位讓我點菜的服務員,想起了大師傅在爐火旁翻炒著這份蛋炒飯,想起了那位送菜的服務員……這是多少人的付出纔成就了這頓美食,不自覺地,我的心中浮現出一段感恩詞:「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感謝老師辛勤教導,感謝同學關心幫助,感謝農夫辛勤勞作及所有付出的人。」
我仿佛看到了辛勤的農民伯伯在田地插秧,看到了他們每天不辭辛勞地維護著稻田,看到了收穫季節的豐收場景,看到了由此付出勞動的人們臉上的笑容。
習勞知感恩。當我們真心體會付出的時候,我們的感恩心便會油然而生。的確,當我們住在舒適的寓所裡讀書工作的時候,當我們取得了成就的時候,甚至當我們愜意地品嘗一道美味的時候,我們可曾想到背後辛勞付出的人們?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如何纔能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這其中,最值得感念的就是我們的父母。
我細細地品味著這盤蛋炒飯,好像媽媽做出來的味道一樣。記得有一次,同樣是夏季,家中廚房,母親在灶火旁翻炒著鍋裡的菜。母親的臉上已經滲出點點汗水,背上的衣服也已漸濕。那個時候,我的心中一下子翻倒了五味瓶,幾十年,母親不就是這樣天天圍轉在灶火邊嗎?父母養育之恩,日日的心血與操勞……我的眼睛當時濕潤了。「你怎麼了?」母親不知什麼時候走到了我的身邊。「沒什麼。」我慌忙轉過身去,擦了擦眼中的淚水。「媽,我給您揉揉肩吧。」我看到了母親漸駝的背。「傻孩子,鍋裡翻著菜呢。」母子倆相視一笑。之後,我隨著母親進了廚房,開心地在爐火旁翻起了鍋裡的菜……
不知不覺地,天邊的晚霞昇了起來,把餐館的窗戶映得紅彤彤的。我想起兩句詩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孝養父母的光陰,不也像這夕陽一樣,越來越短促了嗎?想到這裡,我匆匆地吃完飯,騎上自行車向家裡趕去,今晚,我要給爸爸媽媽做按摩,再換上清爽的蓆子,讓他們身心舒暢地休息。       摘自大方廣

                           

積植德行之鑰

經: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

這句經文給我們揭示了人生的意義及價值。

人生的意義及價值就在「積植德行」積功累德而且要持之以恆於無量劫中不疲不厭,沒有停頓休息,一直做下去。

「積」是指一點一滴的累積,永遠只有前進,沒有後退。「植」是培植的意思。譬如種樹,種了以後要經常照顧,除草、施肥、澆水,年深月久,才會開花結果。修行也是這樣,不能急功近利,急於求成;要經過長時間不懈的努力,才能見效。「行」是指三業所做。三業即身、口、意的造作。所以「行」不但包括我們的言語行為,還包括我們的念頭(心裏所想的)。「行」之所感稱作「德」。「德」有得到的意思,什麼樣的修行功夫得什麼樣的受用。「德行」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就是所作所爲(行)都要以智慧(德)作爲我們的導向,即要與佛陀的教誨相應,我們得到的功德才是真實不虛的。

在積植德行(修行)的過程中,要懂得方法。如果能常常親近善知識,請教修行的方法,我們就有機會認識並修正自己錯誤的知見與行爲,避免因無知誤入歧途而不自知。修行,還要多讀經。讀經就是要印證我們所作所爲、所思所想有沒有錯誤。做早晚課也是這個意思。做早課時,提醒我們今天所作要符合佛陀的教誨,我們的努力才不會白費;做晚課時,檢討今天所做的是不是符合佛陀的教誨 。 如果是,可以作爲明天的參考,再接再勵;如果不是,就要懺悔改過。懺悔的目的是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過失。雖然我們不能像顏回一樣做到“不二過”,但如果能持之以恆的修懺悔,我們的警覺性就會越來越高,我們就會越來越快的察覺到自己的過失。等到功夫熟練時,我們自然能在造作過失之前就提醒自己不犯過失。

身口意三業的造作,其根本在意業。修行就要從根本修。換言之,修行的過程就是改心的過程 – 隨順佛陀的教誨, 改變我們的心態,人生觀與宇宙觀;將我們雜亂、分別、執著的心改為與諸佛菩薩一樣禪定的心,慈悲喜捨的心。(禪定是對自己的要求,慈悲喜捨是對眾生的態度。)「內不動心」 – 內心沒有貪嗔痴慢 – 就是定;「外不著相」- 不讓外面的物質與人事環境來影響自己的心行及情緒 – 就是禪。慈悲就是沒有條件,沒有疲厭,全心全意的服務眾生;無論別人怎樣惡心惡行對待我們,我們都善心善行回應。喜,看到別人做好事,非常高興,隨喜功德。捨,自己做再多的好事,也覺得都是應該做的,沒什麼了不起,不求回報,不放在心上。無量的修行法門不離這一宗旨。念佛法門也不例外。

「一切萬法,皆從自性生。自性即是自心。自心即是真佛。故何必 捨自佛而求他佛,但覓自心佛可也」(摘自《修禪重要下手處》)自己的心,人生觀 (心態,看法,想法)變得跟佛菩薩一樣了,自己就是佛了。念阿彌陀佛就是提醒我們跟阿彌陀佛學習。學習阿彌陀佛的發大心、大願與大行。彌陀的心、願、行不離禪定、慈悲、喜捨。這樣去修行,我們就是在真實地積功累德。如果能將自己的心、願、行改變得與阿彌陀佛的心、願、行完全一樣,我們就是阿彌陀佛,我們當下就住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反之,如果只是口念阿彌陀佛,身口意三業仍然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一點改變都沒有,這不是在修行,只是與佛結個緣而已,與往生極樂淨土毫不相關。正如古人所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

諸佛菩薩因地修行都是「以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德行」把握一切機緣來利益眾生;為眾生服務永不止歇,永不後悔,且「作而無作」,雖然造作無量無邊的善行,但都是從「慈悲喜捨」的真心中自然流露,沒有勉強,也不掛在心上。我們學佛,就是要從這些地方下手學習。人所以有價值,是因為我們能幫助別人;活得有意義,因為有人需要我們的幫助有被人利用的價值。要讓我們的人生真正有意義,有價值,就是要像諸佛菩薩一樣「於無量劫,積值德行。」  

法遠禪師掛單以後,便擔任典座煮飯之職。有一次,沒有事先稟告,就用油麵做了五味粥供養大眾。 歸省禪師知道以後,非常生氣地說:「你盜用常住之物,私供大眾,除依清規責打外,並依值償還。」

說後,法遠禪師被打了三十香板,衣物缽具估價後悉數充公,償還常住,然後被趕出寺院。

法遠禪師雖被驅逐山門,仍不肯離去,每日於寺院房廊下立臥,並且到外面去誦經化緣,償還虧欠常住不足的數目。

歸省禪師知道後,又呵斥道:「寺院的院門房廊是常住公有之所,你在此行臥,該付房租錢給常住。」法遠禪師毫無難色,到市街上誦經托缽,以化緣所得償還。

不久,歸省禪師對大眾說道:「法遠是真正參禪的法器。」隨即叫侍者請法遠禪師進堂,當眾付給衣法,住持位子交給他,號為法遠圓鑑禪師。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法遠禪師一生得力之處,就在忍辱。法遠禪師千里求法,已屬不易;而後來又能忍受種種看似悖情逆理的責求、屈辱,更屬難能。正是這種百折不撓、遇辱彌堅的忍辱功夫成就了法遠禪師的道業。法遠禪師堪稱「有力大人」。

我們如何才能成就自己的「忍力」,成為「有力大人」呢?《寶雲經》中佛說菩薩有十法,能成就忍力。 (一) 內忍、(二)外忍、(三)法忍、(四)隨佛教忍、(五)無方所忍、(六)修處處忍、(七)非所為忍、(八)不逼惱忍、(九)悲心忍、(十)誓願忍。

「內忍」,對自己身心的各種感受,能夠淡然處之。於「飢渴寒熱,憂悲疼痛,身心楚切」時,不生瞋恨;於身心愉悅、輕安時,不生貪愛。

「外忍」,對自己周圍的物質人事環境,能夠隨順。不但在逆境惡緣中要忍,在順境善緣中也要忍。順境善緣易使人生驕慢心、貪戀心、懈怠心,往往比逆境惡緣更容易使人墮落。所以,在萬事如意的境界中,要提醒自己不要貪戀。知道我們所遭遇的一切,無論是好是壞,都是生死業。想要了生脫死,就要從心上把好事壞事都放下。

「法忍」。佛法博大精深,需要長時薰修,才會有所領悟。所以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切忌得少為足;要常能「勤求咨問讀誦」,以求深入正確的理解。

「隨佛教忍」,在對佛教深入正確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將佛陀對我們的教誨落實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然而,知道跟做到之間,有很大的距離。所以學佛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我們以堅忍的毅力,積經年累月的功夫,才能將我們無量劫來的煩惱習氣一點一點的伏斷,從而切實落實佛陀的教誨。

佛陀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無非教我們看破放下。「法忍」使我們能看破;「隨佛教忍」是讓我們學習放下。看破就是正確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一言以蔽之,就是無實無虛。無實的意思是,宇宙萬有、人生百態,都是因緣聚合時而現起的一個相;這個相既非真實,也非永恒。無虛的意思是因果不昧 ; 我們身、口、意三業的造作,遲早要遭報的,今生不報,來生就報。我們今世能來做人,是以前世曾經持過五戒十善的果報; 我們現在所遭遇的一切人、事、物,是以前所造各種業因在眾緣合和時的顯現 。了解了這些道理後,在順境善緣中,我們就要提醒自己:世間萬法都是因緣所生,如過眼雲煙,轉瞬即逝,無可挽留,無需貪戀;在逆境惡緣中,告訴自己:世間萬法不離因果,一切都是自作自受,無可逃避,無需怨天尤人。如此用功觀照 ,久而久之,我們的心就會漸漸遠離分別、執著,這是放下。

「無方所忍」,忍辱不是一時一處的事,而是要在一切時,一切處,都能忍耐。

「處處忍」,忍辱的對象是要涵蓋一切人、事、物的。對一個學佛有成就的人來說,沒有看不順眼的人,怨親平等;沒有令人煩憂的事,事來即應,事去不留,不懊悔過去,不期盼未來;也沒有討厭的東西,有什麼用什麼,無需挑三揀四。

「非所為忍」,忍辱是自然而然的事,是沒有條件的。所謂「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故生忍,不以畏故生忍,不以受他恩報故生忍,不以相親友故生忍,不以愧赧而生忍。」不是為了什麼而忍。為了什麼而忍,是有忍可忍。我們的目標是做到無忍可忍;沒有感覺到自己是在忍,我們只是在安分守己的酬業、了業。

「不逼惱忍 」,對種種起發瞋恚的因緣,例如「拳打刀杖,手腳蹴踏,惡口罵詈」,不僅能「外忍」,不生瞋恚,還能進一步做到不動心。

「悲心忍」,對惱害辱罵我們的人,不但不生忿恚,不動心,還能再進一步做到悲心憐憫 。因為惱害辱罵我們的人,當惱害辱罵我們之時,正是他業力習氣發作、心處煩惱之時。當此之時,也正是我們學習慈悲,學習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的時候。

「誓願忍 」。學佛之人,都發過四弘誓願。四弘誓願中第一願是「 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學佛成佛的目的,就是要圓滿落實這一願。這一願提醒我們,我們的使命是服務所有眾生,不但不讓任何一個眾生因我而生煩惱,還要隨緣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破迷開悟、轉凡成聖。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從佛法的學習中,我們才知道,人生的意義在於積功累德。一個人想要積功累德,不使自己所修的功德流失,就要能夠忍耐。 不但能內忍身心的種種感受,外忍境緣的種種磨難,而且能於一切時,一切處,對一切人、事、物,都能修忍辱。忍辱功夫的修行,可以先從有忍可忍開始,繼而在深明佛理的基礎上,漸漸做到無忍可忍,於一切境緣中,內心如如不動,同時又能對一切衆生生起慈悲之心,念念不忘、並且實踐「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願。至此才是真正「忍力成就」。成就忍力,則去佛不遠。

      

勸孝歌

        幼兒或詈我‧我心覺喜歡‧父母嗔怒我‧我心轉不甘‧一喜歡‧一不甘‧待兒待親何相懸‧勸君今後逢親怒‧也將親比幼兒看。

  兒曹出千言‧君聽常不厭‧父母一開口‧便道多管閒‧非管閒‧親掛牽‧皓首白頭多諳練‧勸君敬奉老人言‧莫道乳口蜜蜜甜。

  看君晨入市‧買餅又買糕‧少聞供父母‧多說哄兒曹‧親未膳‧兒先飽‧愛護心腸何顛倒‧勸君多把糕餅錢‧供養白頭為時少。

  幼兒尿屎穢‧君心無厭惡‧老親涕唾垂‧反有憎嫌意‧日流汗‧夜不眠‧多年劬勞撫汝成‧勸君莫嫌老垂涎‧記取當年養育恩。

  市上檢藥物‧只買肥兒丸‧老親雖病弱‧不買還少丹‧兒固瘦‧親亦孱‧醫兒何可在親先‧勸君多買老山參‧供奉白髮挽殘年。

  富貴養親易‧親常有不安‧貧苦養兒難‧兒不受飢寒‧一個人‧兩條心‧為子總是勝為父‧勸君養親如養兒‧凡事莫推家不富。

  養親祇兩人‧不與兄弟爭‧養兒雖十餘‧君皆獨自任‧兒飢寒‧常呵護‧雙親凍餓不過問‧勸君莫把責任推‧父母養爾誰幫襯。

  親有十分慈‧君不念其恩‧兒有一分孝‧君便揚其名‧待親暗‧待兒明‧誰識高堂養子心‧勸君漫道兒曹孝‧兒曹樣子在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