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六月 2008

挫折時要怪自己沒有選擇好

遇到挫折,無論怎樣怪別人,最終都是徒勞無益的。那麼我們也只能是怪自己沒有選擇好,因為任何時候只怪自己,始終是最明智、正確的生活態度。
小時候,每當我們不小心摔倒後,第一個念頭就是找找看是什麼東西絆了腳,我們總是怪別人亂放東西,實在找不到什麼還可以怪路不平。儘管那樣做對於疼痛的減輕並沒有直接效果,但能找到一個可以責怪的對象多少算是一種安慰,可以證明自己沒有責任。
長大後每當我們遇到挫折時,也總是不自覺找出許多客觀原因來開脫自己,實在找不到原因時就說自己的命不好。我們並不認為這樣開脫自己其實是一種絕對的幼稚,因為我們總在想方設法地一次又一次欺騙自己。
有一個早幾年就下海開公司的朋友近來走了「霉運」,原本蒸蒸日上的業務突然間屢屢失敗,公司裡多年來一直忠心耿耿跟隨他左右的兩個業務副總管離開了他,甚至『跳槽』到他競爭對手的公司去了。
在內外交困之中,這個朋友並沒有認真、及時反省自己,反而一味地責怪過去的戰友背叛了自己,因此沈湎於憤怒和傷心之中,不再相信別人,動不動就發脾氣,結果是惡性循環,整個公司上下人心渙散,陷入了更大的困境。
其實公司經營上出現了問題,作為公司老總的他,理所當然首先就不可能推卸自己的失誤,即使是別人背叛也首先是他用人不當,如果老是怪東怪西,把所有的過錯歸咎於他人,那麼必將面對更大的危險。所幸的是這位朋友在家人的提醒下終於醒悟過來,開始承認自己過去各方面的失誤之處,並客觀總結因為自己的固執已經帶來的失敗和教訓。
怨天尤人其實是一種懦弱,更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還掩蓋了自己不能面對的現實,還留下了將來可能重蹈覆轍的隱患。而不客觀地責怪他人還會衍生出新的矛盾。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強者並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幸運兒,必然要經歷各種痛苦和挑戰,而戰勝一切困難的人首先必須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前提就是反省自身,只怪自己。
只怪自己是一種解脫。因為我們不肯認錯無非是顧及自己的面子,不肯承認自己的失敗,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常勝將軍,所有自我的包袱和面子在勇敢地承認自己的失誤之時就已經悄然放下了,他會因此變得輕鬆,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善於總結自己的人就會把失敗的教訓變成自己的財富。
只怪自己是一種力量,而習慣於責怪他人的人遲早招致怨恨,一個勇於律己的人無疑是高尚的,他會因此有包容整個世界的力量,讓所有人欽佩其不凡的風度並樂於交往。
只怪自己是一種境界。其實就算別人真有可以譴責之處,過分地責怪也是於事無補的,生氣更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而從自身檢討纔是一條惟一可行的道路,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最難以戰勝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如果一個人已經到了只剩下自己這一個對手時,實際上他已經是天下無敵了。
——選自《學會選擇懂得放棄》吳晶編著

 

             

幻士仁賢

●坤 德   摘自:明倫
 
 
    從前,在王舍城中有一個幻士,名叫仁賢,他生性聰明,又通曉種種方術。當他施展幻術時,手法靈巧,變化多端,很能愉悅大眾,摩竭陀國中幾乎無人能及,漸漸地便聲名遠播,城中不分男女老少都來向他求學。因此,他就驕傲、自負了起來。
    有一天,仁賢無意間目睹佛陀莊嚴無比的身相,驚訝不已,但內心隨即生起不服的念頭,便想出一計,要試試佛陀究竟有何能耐。
   「如果讓佛陀知道我的心意,他一定不肯前來。倘若我好好地隱藏心意,不讓佛陀知道,他必定會接受我的邀請,前來此地。」仁賢在心中反覆盤算,最後打定主意,前去邀請佛陀到王舍城講經說法。
    佛陀聽到仁賢邀請的同時,已經完全明白他的用意,佛陀想要藉此機會度化他,因此,默默無言地接受了邀約,前往王舍城說法。
   「哼!我就知道,佛陀那有什麼通慧,連我這點計謀都算不出。」仁賢聽到佛陀意欲前來的消息後,自傲地這麼想。
    他在王舍城中清淨的地處,設置講堂,上有華蓋懸繒,下設如來師子座,另外在前方樹下,一一為隨從比丘鋪設了師子座,並準備百種美味以作供養。
    此時,帝釋與四大天王、三萬二千位天人,看到仁賢的幻術化城,說:「啊!仁賢居士,您布置講堂,施設種種供養,請佛說法的發心真令人感動,我們來補足您不足的地方。」隨即,變現出像忉利天宮一般雄偉莊嚴的館閣宮殿,想要請佛在宮殿中說法。
    佛與諸菩薩、比丘來到講堂後,仁賢看到佛陀坐在自己幻化的師子座上,同時,諸天王、天人也看到佛陀坐在自己所變的莊嚴廣座上,講經說法。仁賢一看到這種景象,又聽聞佛陀所講說的種種甚深微妙的道理,慚愧地無地自容,俯首佛足之下,向佛陀謝罪:「世尊,希望您能原諒我的罪過,讓我收回這一切可笑又不成熟的幻術吧!」可是,不管仁賢怎麼念咒,所變的幻術都無法收回。「這是怎麼一回事?」仁賢又是疑惑,又是驚懼。
    「仁賢居士,世間萬法,本是幻化無常的啊……」佛陀不讓仁賢將幻術隱去,反而藉此因緣向他說一切諸法如幻如化的道理,令其開悟,從而轉幻術而向佛道。                (出自《幻士仁賢經》)
    一個人自滿自傲,往往不是因為他的才能過人,而是因為他的眼界如同井底之蛙,看不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廣闊世界。「滿招損,謙受益」,只有謙虛地看到自己的局限,人生學習之路才能繼續向前邁進。

 
 
                                   

臨終助念應不應該念《地藏經》

不應該。人在臨命終時,是最關鍵的時刻,什麼經都不要念,打閒岔。他哪有工夫來聽經?就念一句佛號,而且是「阿彌陀佛」四個字,連「南無」都不要念。在這個時候,念得愈簡單,力量愈大,愈有受用。想要念《地藏經》,要等到他往生之後。往生助念,在往生者斷氣後,最好再幫他念十二小時(至少八小時)佛號,等他神識離開,這段期間就是一句佛號。你想給他念《地藏經》、《阿彌陀經》,就等到七天後。如果他真的往生西方了,你幫他念《地藏經》,能給他追福,增高品位;如果沒有往生,這時候念《地藏經》,也可以幫助他消除痛苦。
 
 
                           

印光大師開示: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須發慈悲心,行方便事,息貪瞋癡,戒殺盜淫,自利利人,方合佛意。否則心與佛背,感應道隔。但種來因,難獲現果。若志誠念佛,行合佛心,心口相應。如是之人,至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必然親垂接引,往生西方。一生西方,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永離眾苦,但受諸樂矣。此則全仗佛力,不論功之深淺,惑之有無。但具真信切願,決定萬不漏一。
 
 
                 
          

惜緣

 佛門時常講「惜緣」兩個字,惜是珍惜,緣是緣分。何以要珍惜緣分?緣分用現在話來講就是機會,機會一縱即逝,不但在這一生中機緣難遇,經上說,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很難遇到第二次,即彭際清居士說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因緣」。所以,遇到機會,一定要有慧眼去認識,要有決心、毅力掌握住,決不能放鬆,這就是高度的智慧,這樣的人這一生中一定有成就。所謂的成就,一定要能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千萬不要想著,這一生不行還有來生,來生遇不到還有後生,這個心理完全錯誤。要知道「一失人身,萬劫難復」,這是真實話。所以,佛才說:「人生難得,佛法難聞」,是真難!這個機緣太希有了。

  如何才能住真實慧,把握機緣而不失機緣?一定要依教奉行。佛在經上的教導,全部都能做到,這個機會是真正掌握到了;不能依教奉行,還相信自己的意思,隨順自己的習氣,機會就失去了。

  自古以來,代代都有人發心弘傳《華嚴經》,因為緣不足、有障緣,都不能做得圓滿。中國在過去一、兩百年中,最大的障礙是經濟的困難,沒有護法大力護持。第二是戰亂,受時局的影響,所以雖有很多法師、大德發心弘揚《華嚴經》,但都無法完成。李炳南老居士晚年發心講這部大經,也是講了一半就往生了,所以壽命也是個障難。因此,緣一定要珍惜,把握機緣才能真正自利利他,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香港有一位居士告訴我,他曾經見到一位出家比丘尼犯了過失,他當著大眾指責她的過失,勸她要懺悔;這位比丘尼不服,對他非常怨恨。他問我,他有沒有罪過?我說:「罪過不罪過暫且不論,你這件事做錯了。」錯在什麼地方?不懂禮節,不懂人情世故,勸過有勸過的禮節,決定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勸人改過。人都有面子,你這樣做對她的自尊心產生很大的傷害。

  老師教訓學生都關著門教訓,沒有第二個人聽見,這才是真愛護。做錯事的人接受了教訓,他會一生感激你。《禮記》上也有提到,在一般人面前可以教童子、未成年人,成年之後(女子十六歲以上、男子二十歲以上),就不可當眾教訓、批評,要尊重他的自尊心,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應當要懂。

  如果這個人不在,你在背面跟別人說他的過失,你是造罪業,這個罪過更重。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為何會見到世間過?是自己的過失。看到外面境界,自己阿賴耶識裡的煩惱習氣被這個境界勾引起現行。因此,一個善學會修行的人見到、聽到過失,趕快避開,這都是古禮裡教導我們的。常常保持自己的清淨心、真誠心、覺悟心,才能不見過、不聞過,把心住在道上。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勸人:「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這話說得對。特別是一個真正發心想在這一生不但要出離六道,還要出離十法界的人,哪有時間去接觸這些不相干的外緣,還是念佛要緊,讀誦大乘要緊。一切事、一切時、一切處,要知道養自己的清淨心,讓自己念念與道相應,這就對了。

  我們明瞭現在是什麼時代,這也是懂得緣分、認識緣分、掌握緣分的重要方法。真正發心求生淨土,蕅益大師說這樣的發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心發了之後,一定要一向專念,信願引導我們決定往生。如果你還不能放下這個世間的一切,就不能往生。所謂「帶業往生」,是帶過去的業,不是帶現前的業,現前的業帶不了。換言之,心地對於現前一切事物,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一塵不染、一心向道,這是真正念佛。

  「念」是會意字,是「今心」,現在的心。現前心裡只有佛,除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叫念佛,不一定要口念。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裡教導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佛與念佛都是心念,心裡真有佛。身體在世間活一天做一天,不必求早日往生,也不必求在世間多住幾年,有這種念頭都是妄想、障礙,都是攀緣,而不是隨緣。隨緣是一切放下、一切隨順,自己在生活、工作、弘法利生裡不執著,不必作意,才自在、如法。所謂如法,法就是清淨平等覺,念念都與清淨平等覺相應,這是如法。世出世間一切緣都放下,都不沾染,做自己本分的事,本分的事就是老實念佛。

  同學們在此地共同學習,這是希有的緣分,若能把學習的精神永遠保持下去,對自己一定會有幫助;如果有緣分能再幫助別人,功德就更殊勝。佛學院要辦得真正有成就,一定要懂得專修專弘。如果我們要顧及全面的佛法,也可以每一個階段定一個專門課程。譬如第一屆專修淨土,第二屆專修天台,第三屆專修法相,這樣能成功,絕對不能雜修、亂修。每一屆一部經、一部論,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這是我們累積幾十年經驗所得到的。說真實話,佛法自古至今幾千年來代代相傳,都是用這個方法,從一門、一部經論奠定根基;根基厚了,才能涉及其他經論,廣學多聞。

  今天我們見到許多佛學院,他們研究佛學的確很用功、很精進,卻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就是根不夠深。根深本固,枝葉才繁茂;根淺,很難收到效果。紮根就是在一部經論上,認真的修行,解行並重;如果有解無行,根永遠紮不牢。有解無行,清涼大師講這是「增長邪見」;一定要有解、有行,才是正知正見。所以,入佛門,正信、正解、正行是訣竅,離此原則決定不能成就。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早餐開示20-13-0623)

 

                              

名言佳句

※ 專注當中,一念不生,無論作任何事都容易成就。心亂不定,則無論作何事,都將一事無成。
       人何以不能成就,只在於心難專而已!
※ 許多人字丑,都歸咎於因為自己沒有天分;但端詳其字,不是寫得不好,只是缺乏那份耐心罷了!
※ 人因有格局,故風格有深廣寬闊,所散發的氣質自有懸殊差異;而陳列書籍若能分類置放整齊,
       不但展讀方便,更憑添幾許書香氣味,令人終日歡喜沈潛其中!讀書人首先把書籍收好,善待它是第一件要事。
 
※ 書,如同老師般,每日展讀,猶如天天與老師學習。對書不敬,如同對老師 不敬。
       能以此心來讀書,自有更深邃的體悟!
 
※ 讀書,遇有急事亦當對書恭敬,收束整齊,以免遭到污損。尤其家有小孩,更應收好!歡喜讀書,
       即當珍愛書本。切記!恭敬心,纔能契入聖賢的智慧領域。
※ 保持經典乾淨,即是敬書之始。古人書本得之不易,故視之如瑰寶。今雖得之容易,然恭敬心卻少有。
       諸如:喜歡折角摺頁、書上任意塗鴉、翻閱粗魯、汗手或手髒讀閱、或馬桶上讀…等等,
       這雖是小事但卻常犯!禮記曲禮曰:『毋不敬』,讀書更當要禮敬!
※ 好書,猶如良師益友,長相左右,可以豐富人生、啟發智慧,得到永恆的快樂;
       劣書,如同損友,能侵蝕心智,泯滅善良德性,足令人生走向灰暗,應當即時屏棄!
 
※ 人何以智慧不開,只因心志遭到嚴重污染與破壞;故慎選所讀之書,亦是重 要的學問。
 
※ 立志,是人生的第一件要事,也是一生成敗的關鍵。人最怕的是放棄自己,喪失信心,
       頹然不敢勇於面對現實,堅強的奮鬥到底!
※ 成聖成賢,不是遙不可及之事,只要有心,亦終有成就的一天。有道是: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願我們彼此相互勉勵,向聖賢之道邁進!

 

                                 

末利夫人

●企 西  摘自:明倫月刊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時,國王及所有大臣都對佛崇敬有加,順服佛陀的教導。
       當時有一位名叫波利的商人,跟另外五百位商人出海找尋寶物。結果海神現身,問波利說:「海水多呢?還是我手掌捧起來的水多?」
       波利說:「手掌捧起來的水多。因為海水雖然多,卻不能讓人解除飢渴。一捧水雖然少,卻能救濟飢渴匱乏的眾生,令人生生世世獲得福報,沒有限量。」海神聽了很歡喜,就解下身上所配戴的八種香瓔,配上七種寶物,獻給波利。波利回國後,把這些香瓔獻給波斯匿王。波斯匿王覺得很珍貴、神奇,就把所有的后妃請出來,想找一位最美的夫人,把這些寶物送給她。
       國王的六萬名夫人為了得到珍寶,各個都慎重打扮出席,只有末利夫人沒有出現。國王問起,末利夫人的侍女回答:「今天是十五,夫人按佛的教導持齋,只穿樸素的衣服,沒有裝飾。」國王說:「難道因為持齋,就可以違背國王的命令嗎?」國王這樣責備了三次之後,末利夫人只好穿著樸素的衣裳出席,但在所有的嬪妃之中,卻如日月般亮眼,比平時更加莊嚴。國王不禁肅然起敬,恭敬地問道:「是什麼樣的修養,讓你這般耀眼非凡?」夫人向國王稟告說:「末利認為自己福報微薄,此生才會生為女人,身心不淨,日日夜夜累積著許多的污穢。人命很短促,末利害怕墮落惡道,所以才定期奉持佛陀所教導的齋戒,割捨心中的貪念,順從正道,這樣才能生生世世蒙受福報。」
       國王聽了很歡喜,就決定把香瓔送給夫人。但夫人卻婉拒說:「末利今天持齋,不應該戴這些飾品,大王就送給其他人吧!」國王說:「我本來就打算送給今天選美獲勝的人,你今天是優勝者,又奉持佛教導的齋戒,道心很高,所以我才將這些寶物送給你。你如果不肯接受,叫我該如何是好?」夫人回答說:「大王您不要掛心,末利啟請您一起去參訪佛陀,把這些香瓔獻給佛,同時聽佛說法,您覺得如何?」國王點頭表示同意。
       一行人來到佛的住所。國王稟告佛說:
       「這些香瓔是商人波利從海神那兒所得,所有的嬪妃都很想要,只有末利夫人奉持您所教導的齋戒,心中沒有貪欲,拒不肯受。現在我恭敬地獻給您,希望您能慈悲接受。世尊啊!您的弟子眾多,大家的存心一定很難一致,像末利這樣的至誠信受、沒有懷疑的善女人,應該會有無量的福德吧?」
       佛陀接受了香瓔,並且吟出偈頌:
       打造寶花朵朵,編織美麗髮飾,不如處處積德,讓人福報轉好。
              珍奇美麗花草,不耐風吹雨打,不如親近正道,全身散發德香。
              檀香木青蓮花,香氣多麼迷人,香氣雖然不假,還是不如戒香。
              花的香氣微弱,不能稱為真香,持戒香氣殊勝,天香也難比擬。
              成就你的戒法,行為不要放逸,守住清淨念頭,永遠了脫魔道。
                                                   (出自法句譬喻經)
 
 
                              

灌頂

菩薩初成佛時會得到諸佛如來的加持,用人間的意思來講,即是獲得古佛的祝福賀喜之意。古印度新王的就職大典,都會請宗教權威人士為上首,為新王舉行灌頂典禮,這是世間最隆重的禮節。佛在人間說法一切隨緣,世間人觀念中,那種禮俗最隆重,佛就用那種禮俗作比喻。雖然在形式上以此為喻,但在意義上卻不一樣。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中,引用經典的話來說,灌是慈悲加持,頂是最高的法門。換言之,將成佛的最高法門傳授給你就叫灌頂。由此可知,灌頂不重視形式,但形式也不能廢除。形式是世間禮俗,如果形式廢除,實質的精神就沒有依托。精神依托在形式上,就像法性要依托法相才能顯現出來一樣,沒有法相,法性也顯不出來。理由事顯,事相的形式是有必要的。

─採錄自淨空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十卷》錄音帶,檔名: 12-17-0010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功德殊勝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六道中無業不造。若無心修行,反不覺得有此種希奇古怪之惡念。若發心修行,則此種念頭更加多些。(此係真妄相形而顯,非從前無有,但不顯耳。)此時當想阿彌陀佛在我面前,不敢有一雜念妄想,至誠懇切念佛聖號。(或小聲念,或默念。)必須字字句句,心裏念得清清楚楚。口裏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能如此常念,則一切雜念,自然消滅矣。當雜念起時,格外提起全副精神念佛,不許他在我心裏作怪。果能如此常念,則意地自然清淨。當雜念初起時,如一人與萬人敵,不可稍有寬縱之心。否則彼作我主,我受彼害矣。若拌命抵抗,彼當隨我所轉,即所謂轉煩惱為菩提也。汝現能常以如來萬德洪名極力抵抗,久而久之,心自清淨。心清淨已,仍舊念不放鬆,則業障消而智慧開矣。切不可生急躁心。

  無論在家在庵,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喫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無有女人。女人,畜生,生彼世界,皆是童男之相,蓮華化生。一從蓮華中出生,皆與極樂世界人一樣,不是先小後漸長大。彼世界人無有煩惱,無有妄想,無有造業之事。以仗佛慈力,且極容易生,但以念佛為因。生後見佛聞法,必定圓成佛道。十方世界,唯此最為超勝。一切修持法門,唯此最為易修。而且功德最大。

 

                        

深解義趣

 《華嚴經》上,菩薩眾的上首總共列了二十位,前面十位是同名菩薩眾,每一位菩薩名號裡都有一個「普」,就是以普賢為總,普德以下九位是別,說明了「總中有別,別中有總」。後面十位是異名菩薩,異名菩薩與同名菩薩表「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這是法界真相。《華嚴經》的理論依據,與修學的原理原則,全在這二十個名號中。了解每一位菩薩名號所表的深義,可以幫助我們學習,改進我們的生活,所以《華嚴經》對我們的生活非常有用處。你體會得深,成就就高;體會得少,也能得受用。《華嚴》如是,其他一切經無不如是。

   因此,研學一定先要求解,深解義趣比什麼都重要。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就必須要遵守這些規矩。這些規矩與自性、法界完全相應,它不是任何人建立的,如經所說「法爾如是」,就是現代人講自然的規律。真實說,它比自然還要自然,所以佛法用「法爾」,不用「自然」。一切諸佛在因地裡依照這個準則去修學,成佛之後,所表現出來的依然如是。在因地約束自己,在果地完全恢復到自然,正是所謂「從心所欲,不踰矩」,自然就相應。

   然後,對於現在整個世界的災難,就知道如何去避免。共業當中有別業,有不共業。如果修學的人多,集合這個功德力量,不但自利而且能消除世間的劫難。真心修學,念念相應,確實可以消除眾生的劫難。做不到完全相應,只要做到一兩分相應,就能減輕、延緩災難,這是真正自利利他。

   從事佛教的工作,就是從事社會教育的工作,要把這個工作做好,首先要求解,然後要認真去修行,修行就是認真改自己的過失、毛病、習氣。菩薩斷煩惱、改習氣比我們有效果,因為菩薩改毛病有「為一切眾生」的這種力量在推動他,「這個毛病受害的不是自己,是一切眾生,為了免除一切眾生的災害,我一定要把這個毛病改過來」,這個動力殊勝!為自己可以偷懶、懈怠,如果是為一切苦難的眾生,就不應該偷懶、懈怠了。沒有讀過《華嚴經》,這個道理確實很難令人接受,因為不知道起心動念是遍虛空法界。此道理與事實真相,唯有《華嚴經》講得透徹。我們做的點點滴滴,善事、惡事都是遍法界。造的業會變,而得的果不變。業力不斷向外擴散,能突破界限,而果則拘束在你的界限範圍之內。心量小,得小果報;心量大,得大果報。實在說,若是善果,這是福報;若造作罪業,就十分可怕。

   從《地藏經》得知,造五逆十惡的業十分容易,心裡一起念頭都落在貪瞋痴慢,言語行為都落在殺盜淫妄。有堅固的分別、執著,心量就很小,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可是造下的罪業,苦報是無有窮盡!因為罪業的擴散非常可怕,雖然不能說是遍法界,但是它範圍之大、苦報之長,真正不可思議。所以,修善積福所得的福報,完全受心量所侷限,心量大,施少得大福;心量小,施多得小福。

   《華嚴經》最殊勝之處,就是幫助我們拓開心量,讓我們真正明瞭心量原本是包虛空法界。這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現在變成如此,是迷失了自己的心性。執著這個身是自己,身邊的人是我所有的,堅固、執著就把自性無量的德行迷失了,多可惜!所以,《華嚴經》最大的利益,就是幫助行人拓開心量,認識自己。其次,即是古人所謂的「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華嚴》的富貴是達到了極處,這是真實的富貴。世間人的富貴容易失去,佛家的富貴永遠不會失去;佛家指的是學佛之家、學佛之人。

   佛經理論確實是無比圓滿,方法也是無比的詳盡、盡善盡美,但是它的境界與事實真相,我們學起來感覺很困難,原因是自己無法做到恆順,經上講的「順性德」。法身大士的行與智德相應,經上講「智行」、「德行」。凡夫的行是與無明、煩惱相應,這就難了。無明煩惱是貪瞋痴;貪瞋是煩惱,痴是無明。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從貪瞋痴生出來的,我們的行與貪瞋痴相應,貪瞋痴是輪迴心,所以是造輪迴業。因此,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能有絲毫的貪心,就能與法性相應。不能有絲毫瞋恚的意念,對一切惡人,乃至毀謗、侮辱、傷害我們的人,無絲毫怨恨心,要在此地做功夫。

   一般世間人講這樣很難,難在哪裡?難在沒有看破事實真相,所以生活中依舊是隨順煩惱,不知隨順法性。法性是清淨的,清淨、平等、覺是法性裡的性德,本來有的。隨順本來有的,這是正確的,是佛行、菩薩行。貪瞋痴慢是本來無的,隨順本來無的就是顛倒,是六道三途的眾生。所以,佛法修學最重要的就是開悟,沒有開悟要隨順法性很難。佛教導我們,沒有開悟的時候,與自己的煩惱習氣相悖來行就對了。我們在生活中學不貪、不瞋、不痴,就與煩惱習氣相悖,如此才能遠離煩惱,真正斷除習氣。

   在沒有見性之前,我們依老師,老師是釋迦牟尼佛,他是我們的本師。老師雖然不在身邊,經典是老師的遺教,依照經典來學習,就如同老師在面前一樣。老師的教誨很多,適合我們根性和生活環境的是《無量壽經》,說得更透徹的是《華嚴經》。我們展開經卷能見到字句的意義,能見到深度、廣度,都在相應。你的心行不相應,古人解釋得再詳細,你所看到的是表面,不能深入。唯有清淨、平等心,才能把自己的障礙清除;這些障礙不是佛設立的,是自己設立的。妄想、分別、執著是障礙,把障礙清除就能深入,自然能看到深度。所以,我們的心、願、行若是不相應,這個功夫就達不到,這是真實功夫,是學不來的,也無法傳給別人。必須自己認真努力依教修學,在這一生當中,才能得到圓滿的成就。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之早餐開示20-1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