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二月 2008

慎選道場

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遇到聖一法師,他在改革開放前兩年,在中國大陸到處布施,幫助內地建道場,我聽說內地的佛門四眾弟子稱他為「財神菩薩」。他生活非常清苦,過去親近虛雲老和尚,有老和尚的遺風。他是參禪的,大嶼山有一個大道場,是觀光遊覽的勝地,「寶蓮寺」很熱鬧,香火鼎盛。「寶林禪寺」建在寶蓮寺後面,沒有路,車子無法上去,走路大概要四十分鐘。他不開馬路,我贊成,我說你做的正確。那時有四十多位參禪的學人,每天按時在禪堂坐香,我看了很感動。我學佛這麼多年,走過許多地方,看過許多道場都是搞熱鬧的,沒有看過一個真正修行的道場,今天看到一個真正修行道場。

住在山上的人很多都是住小茅篷,因為廟不大,人多了就在附近搭小茅篷,一個茅篷住三、四個人,大家在禪堂裡共修。使我想到六十多年前在家鄉,鄉下人住的房子是茅草屋,草屋土牆,住起來真舒服,冬暖夏涼。出家人最好還是住小茅篷,那是人生很高的享受,這是道場的選擇。

(節錄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15-13-72【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兩。經法稍稍替。當復何恃怙。】)

             

學習菩薩

修學佛法一定要真正做到無私無我,融合諸佛菩薩為一體,這是真正懂得修行。怎麼融合?學習彌勒菩薩量大福大。中國人塑彌勒菩薩是塑布袋和尚的相,那個大肚皮是代表「量大福大」。學習地藏菩薩的「孝親尊師」,我們真正時時刻刻能有孝敬心,就是地藏菩薩。學習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主動幫助一切苦難眾生。

(節錄自《華嚴經》12-17-307【佛昔劫海修諸行,稱讚十方一切佛,故有高遠大名聞,此智慧王之所了。】)

墮胎流產

要幫助流產的人解除這個冤仇,念《地藏經》、《金剛經》或《無量壽經》都好,要誠心誠意的念,迴向給他。要念多少部,由你自己決定;一般總是一千部到三千部,但也要看對方答不答應,若不答應也沒有辦法。誠心誠意的念一千部到三千部,這個冤仇應該是可以化解;一天念一部,三千部差不多要十年;一天念三部,三千部大概三年完成。

墮胎是與人結深重的冤仇,這一個神識來投胎,是與你過去生中有緣分。佛講有四種緣才到你家裡來投胎,這四種緣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沒有這種關係,他不會到你家裡來投胎。若是報恩,你墮胎把他殺了,恩變成仇,下一次再來,他是來報仇不是來報恩。若是報怨,你殺了他,仇恨再加仇恨,怎麼得了!這樁事情非常可怕,今天社會動亂、天災人禍,這是主要的因素,這是眾生共業所造的。

(節錄自學佛問答21-90-54

印光大師開示-閱經之態度

今人視佛經如故紙,經案上雜物與經亂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蕩,身或搖擺,足或翹舉。甚至放屁摳腳,一切肆無忌憚,而欲閱經獲福滅罪,唯欲滅佛法之魔王,為之證明讚歎,謂其活潑圓融,深合大乘不執著之妙道。真修實踐之佛子見之,唯有黯然神傷,潸焉出涕。
 
                        

念佛時鬼不能近

往年我們在美國住了很多年,美國的許多大城市都有鬼屋,這是真的,我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有一位甘貴穗居士住在舊金山,是一位女眾,修持功夫不錯,過去上班時就住在一個鬼屋裡。她說:「每天晚上大概將近十二點的時候,鬼就出現了。出現的時候,那個氣味很難聞。然後鬼出現了,青面獠牙非常難看,靠近她,是她的冤家債主,要她的命。她看到鬼接近,就拼命念阿彌陀佛,鬼就站在那裡不動,大概只有三、四呎的距離。不念佛時,鬼就靠近,這一句阿彌陀佛把鬼止住在那個地方。一直念到天亮,鬼就走了。天天晚上都這樣,不是一天。」她真有膽量!我就問她:「妳為什麼不搬家?」她說:「也好!逼著我用功念佛;要不是鬼在我面前,大概我把念佛也忘了。」這很不容易,決定不是假話。類似這些事情,我們在美國見得很多。

(節錄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15-14-09【常為諸天善神擁護。所向諧偶。百事增倍。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後必得道。】)

失人身

一個人失去人身之後,來生再得人身,佛說「如爪上土」。當年世尊在祇樹給孤獨園,向地上抓了一把泥土,然後撒掉,手上沒有了,指甲裡還有一點。學生看到了就問釋迦牟尼佛:「這表什麼意思?」佛說:「人失去人身,來生再得人身,就像我指甲上的土;不能得人身,像我撒在大地上的土。」這說明得人身的機會很少。我們想想,現在有幾個人真正在一生奉行「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如果毀犯了,不孝父母、不敬師長,造十惡業,來生就是三惡道了。

(節錄自《華嚴經》12-17-0019

印書校對

印書選擇對世道人心有益的文字流通,那是無量功德,但是校對非常重要。往年,台中李老師有許多文字是交給「瑞成書局」印製,我們學生都參與校對工作,校對了三遍還是有錯字,老師並不責怪我們,知道要校對得很精確是相當困難。但還是要認真努力去做,要做到完全沒有錯字才好。我們自己校對,怕這個本子裡面還有錯字,所以第一版不要印太多,印幾百本,最多印一千本,分送給同參道友們,請大家去看,發現錯字趕快通知我們,再印第二版將之改正;二版以後,就可以大量流通。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節錄自問答21-90-54)

印光大師開示-專雜二修淨土法門得失

  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回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至於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為兼帶,以持咒作正行。
 
 
                   
 
 

信為道元功德母

修學最重要的是斷疑生信,《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道就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的根源就是信心,如來果地上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從信心而生。許多人修學一輩子都不能成就,原因就在沒有信心。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五力」,都將「信」放在第一,由此可知,信心的重要。

同學們要真正發菩提心,修菩薩道。菩提心要如何發?菩薩道要如何修?全在《無量壽經》。不僅是《無量壽經》,任何一部經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哪裡能講得完?禪宗目的在明心見性,教下目的在大開圓解。大開圓解就是明心見性,不明心見性,如何能大開圓解?淨土宗講「一心不亂」,諸位千萬不要誤會,好像念佛人不求明心見性,也不求大開圓解,殊不知念到一心不亂,就圓解、就見性。各宗用的術語不相同,是因為它用的方法不相同,但意思、境界是相同的,都是明心見性。

淨宗講的「信、願、行」,在《無量壽經》上首表法裡,以信慧、願慧、香象這三位菩薩來表法。可是信、願、行實在不容易,一定要將經上所說的教訓全部做到。果真全部做到,你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無量壽經》所說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樣子。

我講九品與古人講的不一樣,我的說法是你如果把《無量壽經》的教誨做到兩成,就是下下品往生;做到三成,就是下中品往生;做到四成,就是下上品往生;做到百分之百,就是上上品往生。佛法最要緊是要行、真幹,佛講的話要理解。發願往生了,願很懇切,卻沒有依教奉行,還是不能往生。所以,信、願、行是一而三,三而一,缺一不可;若具足一個,其他兩個也必定具足。

十方三世諸佛如來,及古今中外的大德,無不讚歎淨宗法門。何以要讚歎?淨宗法門容易、穩當、快速,能令九法界眾生乃至地獄眾生,平等成佛。《華嚴經‧離世間品》講了兩千個法門,我們如果統統捨棄,而依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專修念佛求生淨土,生到淨土之後,無量無邊的法門一時都得到了,這是淨宗可貴之處,所以一切如來讚歎的原因就在此地。輕視淨土,妄自毀謗,那是業障習氣太重,即經上講的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所以他遇到這個因緣無法接受。

緣愈殊勝,障礙力也愈大,這是一定的道理。如何突破障礙?一定要發真誠心,感動諸佛護念,龍天擁護,才能在一切魔障裡,平安度過。心要是不真不誠,有邪思,魔就得其便,佛想加持也加不上,而不是佛不慈悲。你有邪思,有一絲毫自私自利,或是對法門、因緣、教學疑悔,都會產生障礙。如同《無量壽經》說的,生到邊地疑城,這是對自己產生疑悔,怕自己學不好。因此,疑自疑他都造成障礙,佛的力量就無法達到,魔就乘這個機會在當中擾亂,你的道心就退了。

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講「信」,第一就是信自,一定要相信自己有佛性,有佛性就是我有資格作佛,這是第一個條件。要相信《無量壽經》上的字字句句,相信我自己有能力上上品往生,所以信自是大根大本。第二是信他,他是釋迦牟尼佛,佛跟我們講的話句句真實,佛不會騙我們。相信阿彌陀佛,相信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願願兌現,無一願是虛願。相信古大德的翻譯沒有錯誤,相信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確實是原譯本的集大成,你的信心就不動搖了。相信我們這個法會因緣殊勝,我們在一起共修因緣希有,沒有絲毫疑悔,這個信才是真信。信事、信理、信因、信果,怎麼不成功?

根性鈍不怕,怕的是不肯用功、不肯努力。佛法自古以來,所傳的這些修學原理原則都非常簡單,所以世出世間最高明的就是最簡單的。黃念祖老居士有個比喻很好,他說傻瓜照相機是最好的,因為它最簡單,不會照相的人對準了按一下,張張都照得好。所以,任何人都可以用得很順利、很成功,就是好東西。淨宗法門就像傻瓜照相機一樣,端賴我們自己有決定的信心。

修學從哪裡下手?從禮敬下手。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我們要以真誠心、恭敬心學習,敬人、敬事、敬物。我們求學是事,敬事就是認真努力,全心全力修學。敬事就是敬業,事是事業,我們對自己的事業要尊敬,尊敬就是要認真。普賢行第一句就是「禮敬諸佛」,這是下手之處,下手之處錯了,就一錯到底,還能有什麼成就?

所以,教理的深入不在博覽,讀得多、看得多、參考資料多,沒有辦法深入。功夫在行,在看破、放下,看破就是明瞭,明瞭時再放下,放下是放下你的障礙。明瞭是本來明瞭,明是本明,不是以前不明瞭,現在才明瞭。以前有障礙,把本明障礙住,現在把障礙去除。用什麼方法去除?放下。放下就是去障礙,本明就現前。

自性般若智慧不是外來的,這是事實真相。人人都有圓滿的智慧、德能,佛沒有說只有他獨有,別人都沒有。佛只是顯示出來,因為佛沒有障礙。我們的智慧、德能透不出來,因為障礙太多,無量無邊的煩惱、習氣都是障礙,都要放下。統統放下、徹底放下,智慧、德能也就圓滿的透出來。我們要能信得過,從此地建立圓滿的信心,從信發願,從願起行,哪有不成就的!諸位要明白這個大道理,佛法的修學比世間任何一法都來得容易,難在習氣、妄想放不下,果然放下了,就不難了。

節錄自早餐開示1998/4/19)

見賢勿慢

唐朝時候,印宗法師在嶺南一帶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當他遇到能大師之後,覺得能大師的見解、德學確實比自己高,他不但沒有嫉妒,當時惠能大師請求出家,印宗法師很歡喜為他剃度。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師,可是剃度之後,佛是以法為最尊,印宗反過來拜惠能為師父。這是做出榜樣給我們看。

佛門中,法子是最尊貴的,剃度師、戒和尚都是接引進門的,所謂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成就與否,關鍵在傳法的老師。你傳法、得法,這是真實的成就。惠能傳法給印宗,印宗在惠能會下得法,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榜樣,不是真智慧、真德行做不到。

在世法裡,有管仲與鮑叔牙的例子,鮑叔牙官做得很大,地位很高,管仲是平民百姓。鮑叔牙知道管仲的才幹,就推薦給齊桓公,任命他作宰相,而鮑叔牙做他的部下,這都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所以,見賢不輕慢,這個人就是賢人,唯有英雄才愛惜英雄,唯有賢人才尊敬賢人。換言之,佛在此地教導我們,把我們自己從博地凡夫提升到聖賢的地位,唯有賢才會尊賢,唯有聖才會讚歎聖,一般人當然不可能。一般人侮辱聖賢、輕慢聖賢,《無量壽經》上說:『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換言之,一般愚癡的人,業障深重的人,輕慢聖賢、侮辱聖賢、譭謗聖賢,我們看了不足以為怪,因為這是正常現象。

(節錄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15-13-55【見賢勿慢。見善勿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