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七月 2009

堅固心和長遠心

堅固心和長遠心           ●懷 德    明倫月刊
 
 
     世風日下,淨業行人每每感嘆環境不利學佛修行。其實,道業能否成就,環境固然重要,但是,關鍵之處仍在於自己是否能堅持到底。
     民初高僧虛雲老和尚曾如是開示:「修行一法,易則實易,難則實難。易者,只要你放得下,信得實,發堅固心和長遠心,就可成功。難者,就是你我怕吃苦,要圖安樂,不知世界上的一切有為法,尚且要經過一番學習才能成功,何況我們要學聖賢,要成佛作祖,豈能馬馬虎虎就可成功?所以第一要有堅固心。修行辦道的人,總是免不了魔障,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等塵勞業境,這些業境就是你我的生死冤家;每每有許多講經法師,也在這些世界中站不住腳,這就是道心不堅固的原因。其次要發長遠心。我們人生在世,造業無邊,一旦要來修行,想了生脫死,豈能把習氣一時放得下嗎?古來的祖師,如長慶禪師坐破蒲團七個,趙州八十歲還在外面行腳,四十年看一『無』字,不雜用心,後來大徹大悟,燕王和趙王非常崇拜他,以種種供養。清朝雍正皇帝看他的語錄高超,封他做古佛;這都是一生苦行而成功的。」
     現代人外緣太多,修行常常朝三暮四、一暴十寒;再者,由於講求效率和速成,學佛也總是初發心猛,之後便無以為繼。雲公老和尚的一番提撕,可說正中時人修行的要害,堅固心和長遠心,確實是安定道業的兩帖良方。
 
 
            

我慢山高

我慢山高
——————————————————————————–
 
  ●三  省
 
   若人憍心自高,則法不入。若人恭敬善師,則功德歸之。 (摘自大智度論)
    求學問道,最怕仗恃己能、目空一切,因為若無一顆謙下之心,則勢必不能涵容深廣的學問。同理,修習出世間的佛法,亦最忌妄自尊大,因為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的心態一起,再怎麼有智慧的言語,也無法流入心田了。所以,唯有虛懷若谷、謙沖自牧之人,才能在佛門中得真實利益,這是由於他知道「一山還比一山高」,對善知識恭敬有禮,不敢輕慢的緣故啊!天降大雨,雨水不會匯積在山頂上,只會往山下奔流,聚集在山腳下。這是大地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只有放下身段,始終知道自己還有很多地方不足的人,心地才有無限寬廣的空間,去領納、受用佛菩薩的聖言量。

 

 

定步觀瞻

定步觀瞻 
                                                                ● 蕅益大師 
 
       發一言,不足自利利他,勿言也。
       舉一步,不足自利利他,勿舉也。
       作一念,不足自利利他,勿念也。
 
 
 

 

邂逅欣逢淨土門

邂逅欣逢淨土門
——————————————————————————–
 
  ●智  展
 
   三途萬劫苦難論 邂逅欣逢淨土門
   若把此機空錯過 泥犁再去度黃昏   
                    ─雪廬老人
 
      人生的際遇千差萬別,有人順流順風,一路直上青雲,有人則是坎坷顛簸,滿腔的壯志難伸。不論走上了什麼樣的路,在這個五濁充滿、無常變異的世界裡,終究還是困縛在苦輪之中,不得出離。因此,修行人最感到快慰的,便是踏上了覺悟解脫的佛道。尤其,在這正法泯滅、邪說橫行的末法時期,能值遇三根普被、當生成就的淨土念佛法門,若非累劫勤懇地積聚福慧,此生是無法直下承當這「 難信之法」的。在吾人深感慶幸之餘,且讓我們來看看祖師們是如何與淨土法門邂逅的。
 
 
       承遠大師
 
       承遠大師是淨土宗第三代祖師,不過,他老人家並非一開始就由淨土入門。最初,大師是在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再傳弟子─處寂禪師門下帶髮修行,雖然日日從事粗重的勞役,但他卻不以為苦。正因他堅毅卓絕的性格,處寂禪師視他為法器,常常給予指導,所以大師得以一窺佛法奧旨,密悟如來一代時教的真實義。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承遠大師到了荊州玉泉寺(案︰此為隋朝智者大師所創立之道場,於今湖北省當陽縣。)在惠真法師座下剃髮出家。這段期間,他得以博覽佛典,因此,於經律論三藏靡不通達。由此可知,老人家在未專修淨土之前,已在宗門、教下各下過一番苦功。
       大師之所以和淨土法門結下深厚的因緣,是因為後來到廣州參學時,慧日法師(人稱慈愍三藏)的一席話。慧日法師說︰「 如來將佛法咐囑僧眾,便是要吾人加以弘揚,並普利群生。如果佛法只有出家人能得受用,那麼佛便不能稱為『能仁』了。以今日時節來說,若要讓眾生遍霑法益,唯有依無量壽經,修念佛三昧,才能迅速圓滿佛果,真正做到自利利他。」
       慧日法師的一番開示,使承遠大師有如夢初醒之感。從此,便止息種種的思慮攀緣,一心深入淨土法門,念念以西方極樂為歸。往後,在南嶽衡山,雖然物質條件曾經貧乏到必須以食野草泥土維生,但大師依舊修持念佛三昧不輟。其德行之高,感得十方僧俗各各欣求淨土,衡山居民人人口稱彌陀,教化之功可謂大矣!
 
 
       少康大師
 
       少康大師是淨土宗第五代祖師,他老人家和淨土法門之間有一段不可思議的因緣。
       最初,大師是在江蘇龍興寺研學華嚴經和瑜伽師地論。唐德宗貞元年間,則前往洛陽白馬寺 參學。有一天,少康大師經過大殿,看見經架上有文籍放光,便順手將文卷取下。仔細一看,原來是善導大師所著的西方化導文,心中真是又驚又喜。此時,大師便私自念言︰「 若某於淨土有緣,願此文再放光。」話才剛一說完,文卷果然再度放出燦亮的光明,而且光中化現出佛菩薩莊嚴巍巍的身影。少康大師一見,恭敬地稽首頂禮,並發下誓言︰「 劫石可磨,我願不可易矣!」
       後來,大師啟程前往長安的光明寺,在寺中的善導和尚影堂,向善導大師遺像頂禮致意。忽然,遺像中現出了金色晃耀的佛身,在虛空中對著少康大師說︰「 汝依我教,廣度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養。」少康大師聽聞此語,更堅定了他修習弘揚淨土法門的決心。之後,在前往江陵果願寺途中,大師得到一位神僧的指點,就轉往新定(今浙江省建德縣)行化。
      初到新定之時,完全沒人認識少康大師,但大師憑著堅忍的意志力,數年之間,便使念佛之聲盈於道路。不久,大師在烏龍山建立淨土道場,命名為「 善導和尚彌陀道場」,每次升座高聲念佛,便有化佛從其口出。關於此舉,香光閣隨筆說︰「 蓋其發願,與善導同一鼻孔,故其示蹟,亦與善導同一軌輒;善導口出光明,彼亦口出化佛,世稱善導為彌陀化身,少康為善導後身,良有以也。」
 
 
   蕅益大師
      蕅益大師是淨土宗第九代祖師,他老人家早年志在參禪,於憨山大師門人─雪嶺禪師座下剃度出家。
       出家後的蕅祖,在道業上十分地精勤勇猛。二十五歲在徑山寺坐禪時,便已大徹大悟,性相二宗一齊透徹,一切公案無不現前。關於這樣的境界,蕅祖在《刻淨土懺序》中這樣寫道︰「 雖不敢起增上慢,自謂到家,而下手工夫得力,便謂淨土可以不生。」由此可見,蕅祖最初修行的著力、重心,並非淨土法門。
       一直到二十八歲那一年,蕅祖在掩關期間,因為大病一場,在生死交關之際,發現平日工夫完全使不上力,狂心這才休歇,並且一意西馳。不過,對於昔日熟稔的參禪,蕅祖並沒有就此捨棄,因為永明大師在「 禪淨四料簡」中曾提及︰「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以參禪所悟,專志念佛求生極樂,如此載欣載奔之心,必定萬牛莫挽。
      蕅益大師後來之所以棄禪修淨,主因在於末世宗門弊病叢生,欲以戒教匡正而無力回天,因此索性專修淨業。雖然曾經有人譏笑他,說他是因噎廢食,可是這依然無法動搖蕅祖的決心。他老人家曾經語重心長的說︰「 於今專事淨業,復逾三載,熾然捨穢取淨,與不取捨原非異轍,較西來祖意,豈不更直捷耶?」噫!這箇中委曲婉轉的道理,若非宗乘教義兩融通之人,怎能如此死心信受呢?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他老人家在歷代祖師中,是少數幾位一開頭就由淨土法門入手的。
       清光緒八年,二十二歲的印祖掛褡於湖北省竹溪蓮華寺。在永思集中,清楚地記載了他和淨土法門結緣的經過︰「 於湖北蓮華寺中,師發心苦役供養眾僧,兼任柴頭、水頭。每日四十餘人所用水及開水,悉師一人自挑自燒。和尚見師勤慎、忠實,適庫頭有病,即令代理其職。師於曬經次偶讀殘本龍舒淨土文,益知淨土一法,圓賅萬行,普攝群機,遂畢生以之自行化他焉。一句彌陀家喻戶曉,淨土法門得以中興,實肇端於此。」
       後來,印祖前往陝西興安雙溪寺受具足戒時,因為一件事情,使得他對淨土念佛法門更具信心。此事在印光大師畫傳中,有詳細的記載︰「 ………受具時,以師善書,凡戒期中所有寫法事宜,悉令代作。寫字過多,目發紅如血灌。幸師先於湖北蓮華寺充照客時,於曬經次得讀龍舒淨土文,而知念佛往生淨土法門,乃即了生脫死之要道。當此目病之際,一心專致,誦念佛號;夜間俟眾睡後,復起坐念佛號,即寫字時亦心不離佛,故雖力疾書寫,仍能勉強維持。及寫事竟,而目亦痊愈。由是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議,而自行化他,一以淨土為歸,即肇端於斯也。」
 
 
       結  語
       在天親菩薩的百法明門論中,將宇宙萬法歸納為一百條。其中,善法有六條,而煩惱法(不善法)卻有二十六條。這透露了什麼樣的訊息呢?這表示,吾人善念生起的時候少,煩惱纏繞的時候多。既然在一期的生命中,我們多數時刻是處於煩惱交煎當中,那麼,走向沈淪、墮落就成了無可厚非,而踏上覺悟、解脫,反倒是甚難希有了。
       因此,吾人此世能得人身,又懂得擺脫塵勞、出離生死,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實在是歷經了塵點劫的業海浮沈之後,最好的一次解脫因緣,今生若輕易地蹉跎空過,往後恐怕又是塵點劫的昏天暗地、日月無光了。 雪廬老人有詩云︰「 三途萬劫苦難論,邂逅欣逢淨土門,若把此機空錯過,泥犁再去度黃昏。」噫!我們怎能不深深地生起殷重之心,好好把握這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機會呢!
       回頭看看,祖師們已經為我們現身說法,樹立了模範和典型。且讓我們收拾懈怠放逸的心,見賢思齊,切莫讓這無始劫來最美好的一場邂逅,因為懶散輕忽,而成了驚鴻一瞥啊!     

 
      

念佛之道 用功之方

念佛之道  用功之方
    ── 江味農〈復毛敬泉書〉  ●江味農 
 
 
     前 言 
     江味農居士所撰的《金剛經講義》,博採眾長,淵廣圓徹,有如一部佛教百科全書。老居士闡揚般若,又與淨土宗旨相互發明,高揭般若與淨土相輔相成的圓融善巧。而老居士在〈復毛敬泉居士〉書信中,則勸人一心專修淨土,將一己的淨土修行經驗和盤托出。此文在五十年前曾單張排印,因流布不廣,罕有人知,後蒙靈岩山德森老法師出示,附在《金剛經講義節錄》之後。其中念佛的「四層八字」,實為老居士念佛實踐的甘苦談。本刊謹將全文整理加上標題,疑有漏文之處則以問號存闕,以文章形式刊出,供作讀者淨土修行的資糧。                             ── 編者謹案 
     全依一句佛號
     (一)來函所述功德,有多無少矣。從來發勇猛心難,持久不變則尤難,非必自甘退惰也。或為病魔所擾,或以精力不支,或猝遇不及料之外緣,致生障礙皆是也。弟意每日早晚《彌陀經》各一卷,《往生咒》各二十一遍,或僅三遍,佛號各五千聲,觀世音、大勢至、清淨大海眾聖號各二百聲,或各百聲足矣。如覺行有餘力,最好將佛號加多,愈多愈妙,何則?臨命終時,所有經咒勢不能念,全依一句佛號,度我出苦。故平日用功,別項功課,可少即少,惟有彌陀萬德洪名則多多益善。古人有一切不念,終日只念佛,以十萬聲為度。又不念六字,只念四字,大凡皆為臨終時計也。何以故?一心不亂,非執持名號,不能成就故。試觀執持二字之義,即可知一句佛號,萬萬不可鬆動矣。因此之故,弟請兄將經咒減少,而佛號則盡量加多,至囑至囑!
    (二)依上述理由,《金剛經》不念亦可。必欲念之,或早或晚誦一卷可矣。
    (三)回向文由自己心中發出更好,不必定要文言。
    (四)追薦先人,但求誠切,亦不必貪多。弟意《心經》七遍,觀世音菩薩聖號二千聲可耳。此亦須在佛前發願,略謂弟子某為某持誦何經何咒,或聖號若干,求佛慈加被某人早出苦輪,往生極樂,此其大略也。
    一心念佛有四忌
    (五)前函所云:「一心念佛時,急遽不得,疑畏不得,放鬆不得,矜喜不得」,此四句共含八句,應分四層觀之,一層深一層也。茲為分別明之。
    第一層,急者焦急,遽者匆遽。此初用功時也。博地凡夫無量劫來所造罪業,所有妄想,不啻恆河沙數,談何容易便得消除。而不知上此義者,妄希速效,見效不速,遂生焦急。焦急乃退悔之根也。實學道之大忌,故曰急不得。
    又初發心人慕道切故,幾欲絕塵而奔,恨不將所有教理一旦全通,所有功德一朝做盡。今日見此經,得未曾有,遽欲誦之。明日聞彼咒,不可思議,復遽欲持之,全不思精神來得及否,與自己所修之法門不夾雜否,遂致終日忙忙,無從容自得之趣,頭緒紛歧,勞雖多而效寡。又每當做功課之前,宜先靜坐片刻,將遊思打掃打掃,然後用功,此心較易乾淨。若一事甫畢,即匆匆進佛堂作功課,則心頭之亂也決矣。故曰遽不得。
    第二層,疑者憂疑,畏者怖畏。此用功漸進時也。未念佛之先,自覺心中無雜念。即念佛之後,反覺妄想甚多。迨至用功久益勤,乃妄念竟隨之益增益長,不勝憂疑之至,曰此何故耶?殊不知念佛用功時,妄念實多不勝數,特汝自不覺耳。今汝日覺其多,正是汝心漸入寧靜之徵。譬如日處鬧市,雖車馬喧囂,不覺其鬧。夜深人靜,即蟲鳴鼠跳,亦嫌其擾,即此理也。誤起憂疑,妄念頗少,忽而明日妄念之多,竟百計排之而不肯去,此時不可強抑。惟有極力提起正念(即念佛之一念),或高聲念,或跪或拜念,久之彼力不敵,漸可退去。(案:此下,疑遺漏「故曰:疑不得。」五字)
    有時念佛正好,妄想忽生,恍若天外飛來,甚至此念乃窮兇極惡之念,為生平所未有者切不可恐怖。須知此是多生以前曾作此事,八識田中留下種子也。今幸佛力冥熏,將其逼出,此時宜向佛前痛切懺悔,哀求加護,俾前造罪業根本拔除,是為最要。若生畏怯,大礙功行。又功夫加緊時,或忽覺眼前之山河大地,以及自己,空無所有,不必畏之。但極力念佛,求佛攝受,空境之有無,置之度外可也。要緊要緊,故曰畏不得也。
    第三層,放者放任,鬆者輕鬆。此用功漸純時也。念佛至純熟之候,一句佛號衝口即出,本是佳事。然自以為已達無念而念之境,放開胸襟。任口念去。如俗所謂滑口讀過者,此又成病矣。其病為何?則求佛攝受之心不切是也。此時必須聲聲著實,字字靠緊,謂當聚精會神,一心悲仰,字字皆從心中懇切流出。然後生西心願,庶幾著實有憑耳。故曰放不得(初念佛時生處要熟,至此熟處要生)。
    功夫念到念純之時,心無渣滓,遍體輕快,異常安適,此佛經所言輕安是也。然切不可一味悠游自在,必須緊緊著力,益加勇猛;否則不進則退,並此輕安而失之矣。夫欲逆生死流而出輪迴,豈可片刻鬆勁乎?故曰鬆不得。
    第四層,矜者矜張,喜者欣喜,此用功漸成時也。綿密用功,精勤不已,忽而妄念暫銷,心光發露,得睹聖境,此時只可向真善知識密求印證,切忌逢人輒道,亦涉張揚。蓋此事即張,則頌聲競起,自思幾經勤苦,今何幸而獲之。此心若起,即是自矜,矜心作而我慢隨生,則前功墮矣。故曰矜不得。
    既不矜張,仍復勤密用功,久之久之,自見己身趺坐大蓮華上,或睹三聖金容,或蒙彌陀放光摩頂,或復己身儼列清淨海會,如此聖境,或經一日二日,乃至數月經年,現前不散。此時切不可欣欣自喜。喜心若起,念佛之心即已不一,不一則亂,念佛三昧垂得而失。故曰喜不得。
    念佛的甘苦談
    以上自第一層至第三層,歷述甘苦,以為兄告。憶前五年,弟在北京,一日正念佛次,忽起大惡念,駭極,汗出如洗,竟有數日不敢作功課,嗣思生平絕無此想,何來此念,殆多生業種乎?稍稍自釋。然究疑莫能決。
    後叩諸諦老法師,諦公曰:「此多生種子,今為佛力熏逼而出,由此加功,即可拔去根株。」當知八識中惡種藏積甚多,倘遇外緣引之,彼即出頭露角,不可收拾。所以佛法修心之功,不可不用。功用得勤,惡根方可拔除,善根乃能增長耳。
    弟因此亦知念佛之要。蓋一切法門,必將業種斷淨,方離生死,必歷三祇功行始克辦到。惟修淨土者,依彌陀願力,慈悲攝受,遂得帶業往生。但得生西,便出輪迴,此之謂勝方便,謂方便善巧勝過一切也。(帶業二字,的指未能除盡之種習而言,非謂現行惡業。或曰:果爾,何以惡人臨終十念,亦得往生耶?須知惡人臨終地獄相現,幸遇善友開示,則恐懼之情與求生之心,一時並急,勇猛念佛,有一往直前之慨。但大限已到,甫及十念,遂已命終,非只發心十念也。試思當彼哀悔誠切,情急求生之際,此時之心,固已惡念全清,善根開露,故蒙攝受耳。此中道理亟應細辨。)
    弟修淨土,亦已十年,然至今尚因循於第二第三兩層之間,乍前乍後,絕無進步,至為慚愧!若第四層功夫,特依據經教而陳述之,弟猶未能達此境也。又此四層亦依言說方便,立此次第,實則或前後互起,或一時並現。亦有人念佛甚久,無甚出入;或念之未久,境界甚佳者。此視根性之利鈍,業障之淺深,功行之勤怠,隨人而異。
    總之,無論何人何時發現何境,必須審其利病,知所修治,乃為最要。所慮者自不審知,所以宜常親近善知識也。更有進者,用功固應求證念佛三昧,但不可著急求之,功到自能證得,非可強求。即令生前未能親證,但須真修切願,臨終必能蒙佛接引,不可自餒也。至要至要。
    請由此門而入
    (六)《觀經四帖疏》、《無量壽義疏》、《往生論》、《淨土十要》各一部,五彩及不著色三聖像各一幅。一併奉贈,即囑寄上。其《四帖疏》等書,如六謙先生有未見者,請與共讀之可也。
    (七)三業清淨之法,最好一心念佛。蓋一句洪名,無業不銷,無德不備故也。
    (八)在家人應持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是也。兄今殺、酒已戒,而盜等之戒,平素之立身行事,已立其基。今復致力防檢,更自易易。夫戒有止持、作持。如堅持五戒,止而不為,是名止持。自己止之類(?),是名作持。
    布施非必財施也,教人以佛法,曰法施;設種種方便,令人離恐怖,得安樂,曰無畏施。持名而得一心不亂,即是定,非必坐禪也。兄能信入淨土法門,即是基(?)慧根。若於念佛之暇,將淨土教義探討明白,大足啟發智慧。且因此己既增長道力,並得開發他人信心,益莫大焉。至於根本大智不可強求,果能一心不亂,則性光朗耀,徹體圓明矣。
    右列八條,念佛之道,用功之方,一一備具,請由此門而入。以兄之至誠至勇,證道何難哉?不勝欣盼之至!

 

                                               

 

名言佳句~~摘自了凡是四訓

修福積福造命法                                            ——明‧袁了凡
 
立命:
 
※  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為妄念相纏耳。
※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 孫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德至薄也。
※  萬緣放下,一塵不起。
※  修身以俟之,曰修,則身有過惡,皆當治而去之。日俟,則一毫覬覦,一毫將迎,皆當斬絕之矣。
※  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
※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 即一日無步可進。
※  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閣一生。
 
改過:
 
※  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  至誠合天,福之將至,觀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禍之將至,觀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  閑居之地,指視昭然,吾雖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終難自欺,被人覷破,不值一文矣。
※  塵世無常,肉身易殞。一息不屬,俗改無由矣。
※  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
※  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
※  一心為善,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  最上者治心,當下清淨,纔動即覺,覺之即無。
※  發願改過,明須良朋提醒,幽須鬼神證明,一心懺悔,晝夜不懈,必有效驗。
 
積善: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  遇有橫逆,輒反躬自責,怡然順受。
※  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
※  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又根心者真,襲跡者假。
※  凡欲積善,絕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
※  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
※  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
※  為善而心不著善,則隨所成就皆得圓滿,心著於善,雖終身勤勵,止於半善而已。
※  譬如以財濟人,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是謂三輪體空,是謂一心清淨,則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雖黃金萬鎰,福不滿也。
※  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夫子論為仁,亦曰先難,所謂難捨處能捨也,難忍處能忍也,故天降之福亦厚。
※  隨緣濟眾。
※  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捨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
※  不以言教,而以身轉之,此良工苦心也,吾輩處末世,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睏人,收斂才智,若無若虛。
※  凡日用間,發一言,行一事,全不為自己起念,全是為物立則,此大人天下為公之度也。
※  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愛人敬人之心,蓋人
有親疏貴賤,有智愚賢不肖,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孰非當敬愛者,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聖賢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
※  所謂佈施者,只是捨之一字耳,內捨六根,外捨六塵,一切所有,無不捨者,內以破吾之慳,外以濟人之急,始而勉強,終則泰然,最可以蕩滌私情,祛除執吝。
※  在家奉侍父母,使深愛婉容,柔聲下氣,習以成性,便是和氣格天之本。
※  事君如天,此等處,最關陰德。
※  聞殺不食,見殺不食,自養者不食,專為我殺者不食。
※  蠢動含靈,皆為物命,求絲煮繭,鋤地殺蟲,念衣食之由來,皆殺彼以自活。
※  暴殄之孽,當與殺生等。
 
謙德:
 
※  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之一卦,六爻皆吉。
※  滿招損,謙受益,惟謙受福。
※  天將發斯人也,未發其福,先發其慧,此慧一發,則浮者自實,肆者自斂,建所溫良若此,天啟之矣。
※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
※  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無量,譬如謙虛一節,並不費錢。
※  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
※  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  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還有多少力道

還有多少力道       ●鞭鼓生
 
     在世間,對年輕人來說,還沒走過的歲月,美名是前程似錦。「似錦」是鼓勵話。對已走過三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歲月的人來說,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腸寸斷」「灰頭土臉」「頭破血流」的,更是不勝枚舉。
     有在感情世界受傷的人說:「我已經耗盡所有的元氣,再也沒有一絲絲的力氣可以再談感情了。」在商場失利的人說:「我賠上了祖產、青春,還拖累了父母、兄弟、好友、孩子,現在還負債累累。」為家庭子女犧牲奉獻的人則說:「孩子都成家立業了,忙的忙,累的累。剩下老頭子、老太婆,病的病,倒的倒。反正人生酬業,就是這樣。」
     京劇有齣「販馬記」,開頭有段哭監,老生李奇身陷獄中哭道:「我李奇幼年喪父,中年剋妻,老來喪子,這是我李奇三不幸也。」這樣艱苦的人生,假使是你我,想想還有多少力氣可以邁開步履,走下去?幸好這無常的世間是苦樂參半,個人隨著業力的輕重,受福酬報。「全福」與「全苦」的人畢竟是比較少,少的姑且不論,論多的吧!在苦樂中升升沉沉的你,還有多少力道與精神,能為自己打拼?
     「打拼什麼?」
     「拼內功啊!」
     人一輩子,身在世網,事務紛繁。求富貴功名,求魚水夫妻,求桂子蘭孫,求家舍田園。想想大限一到,那一樣可以帶得走?那個人可以繼續相隨左右?唉!不但帶不走,還「求不得」哪!能求的也只有增強自己的內功。印祖云:「縱壽百年,彈指即過。一息尚存,當求出路。毋使臨終,悔之無及。」這增強內功即是求出路,是個人毅力、忍力的大考驗。印祖云:「多方幫忙各善舉,乃外功。一心念佛,乃內功。外功為助行,內功為正行。正助合行,利益甚大。然人至半百,來日無多,固宜偏重內功,少作外功。庶不至被善舉所轉,終至仍在娑婆也。」
     我們要窮盡生命中的力道,「以念南無阿彌陀佛,為終日常修無間之功課。以如來萬德洪名,薰自己之業識心。」真正為自己鋪造通往西方的坦途。
 
 
                            
 

福至心靈──記一段蕅益大師的往事經歷

福至心靈──記一段蕅益大師的往事經歷       洗心    摘自明倫月刊

                                  蕅益大師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是李太白從白帝城下江陵的經驗,長江流經三峽,穿過崇山峻嶺,千里直下,一葉扁舟在峭壁危崖,急流暗礁的江水上,奔騰前行!這一路行來,有多少的危機險境,有多少的生死關頭!這不就是危機四伏的世間縮影嗎?誰能「輕舟已過萬重山」,安然抵達終點呢?
        
有一住用晦大德,在佛法用功之餘,想兼修福業,特來請教蕅益大師。這位年青人天資優秀,質地誠實,志向又純正,就是拙於人情世故。蕅益大師以他的親身經歷,給他開示一條修福修慧的門路。

佛能,我為什麼不能
    

        學佛之人,都相信一件事實,佛和眾生擁有一模一樣的法身本性。這個重要的信念,只要是證悟的聖人,所見略同。孔子還有保留地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至於佛則是直截了當地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可是,為什麼擁有同樣的法身,佛陀能萬德莊嚴,廣利人天?而我們凡夫,卻整天被芝麻瑣事罣礙心頭,天天活在恐怖、顛倒、夢想中,得不到一刻真正的安詳寧靜?蕅益大師說:「佛異眾生,修德有功而已。」佛用了很長的時間在「道德」上用功,修足了福報和智慧,成就非凡,所以有資格安享法身的大受用。

有福有慧是大德
   

         佛的德行,如何修成的?蕅祖說:
       
「修德有二,一、般若,二、解脫。欲證般若,須勤聞思修三慧。欲證解脫,須勤施戒心三福。」
       
佛的般若智慧,從勤聞、勤思、勤修而證得。佛能解開煩惱繫縛,脫離生死痛苦,靠的就是勤修布施、持戒、禪定三種福。布施讓人富裕,遠離貧乏的環境;持戒可以清除身心污垢,成為堪受佛法的器具;禪定使人攝心除去散亂,引出真實的智慧。勤修三慧、三福,累積了豐厚的福德智慧,那時身心莊嚴,大德於焉而成。這福慧如車子的兩個輪子,不能暫廢
,若廢棄不用了,和佛一樣的清淨法身,便淪落六道風塵,成為煩惱眾生。

學佛路上憾事多
        

        修德成佛的路是明白地擺在前面,可是,在佛法末落的時代裡,要依著佛法修福修慧,竟是這般艱難!蕅祖說出他的所見所聞:
        
「或師心任意,或縱恣宿習,或精勤不得其門,唐捐苦行,或知路不肯舉足,坐待日暮,或甫欲入路,外魔內障,順逆境緣,紛紛競作,有志不展,可痛哭流涕者,不止一二事也。」
        
在學佛路上,有的人走的很自負,堅持意見,一意孤行;有的人則是一股腦地跟著舊習氣走、有些人雖放得下我見習氣,提得起精神;一心精進用功,可憐,不得其門而入,白費工夫,成了無益苦行。有些人是抓對了學佛的門路,偏偏懶得起步走,坐在那裡,讓大好光陰從身邊溜掉了。有些人剛剛上了路,就招來許多魔障──有人一帆風順,卻忘失了學佛的初心;有人在層出不窮的挫折逆境裡,那剛冒出來的一點道芽,就被摧毀殆盡了!還有許許多多的學佛人,原先有的滿腔成佛大志,因經不起考驗,個個鍛羽而歸,真是令人難過得痛哭流涕啊!

過來人的親身經驗
        

        學佛發心不真不正的人,學佛志願不遠不大的人,或者學佛誓力不勇不猛的人,那就不必說了。但是,像蕅益大師這樣的祖師,到頭來也感到無可奈何,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請看蕅祖的一段自白。
        
「我二十四歲出家,當時,過世的父親還沒安葬,母親一個人在家,無人奉養。我毅然決然出家,在雲棲寺為大眾作事務,再到雙徑山坐禪參究,後來住在天台。那時,學佛的心是如此的真而且正,學佛的願是那麼的遠大,學佛的誓力是這樣的勇猛!
        
一出家就發了三條願,一、未證無生法忍,不收徒眾。二、不登高座。三、寧凍餓死,不誦經禮懺,及化緣以資身口。又發了三拌,拌得餓死,拌得凍死,拌與人欺死,也不說一句怨言,與人爭執是非,比較得失,更不要說是報怨復仇了!所以,幾年的行腳參訪,不敢亂走一步,不輕發一言,不敢動一下度眾的念頭。
        
只因年紀還輕,又懂了一點文墨,不久就被道友所逼,一起討論佛法。虛名日漸張揚開來,就違背了『不登高坐』的志願。又因初出家時,急著要讓心地工夫成片,沒有依照剃度師:『要先作務三年』的訓誨,當時以為,等工夫成片了,還可以作務,沒料到,被虛名所誤,後來竟然無處可以討得作務的工作了!
        
一時的蹉跎擔誤,造成無可彌補的結果,以至福輪欠缺。雖有種種的著述,『僅與天下後世結般若緣』,復興正法的志向,也無可奈何了!」

察言觀色修福慧


        
蕅祖因急於用功,想早得消息,錯失了修福的機會,有了這番切身經驗,所以,對於如何修福,如何修慧,他老人家自有辦法。他說:
        
「孔子謂,邦家必達者,貴質好義,察言觀色。此雙修三輪之秘訣也。質直者,正念真如也。好義者,樂集功德也。二者皆以察言觀色,為進修方便。」
        
要獲得真正的福慧,首先必須親近善知識,如儒家所說的「親仁」。其次必須隨順眾生,如儒家所說的「泛愛眾」。在親仁愛眾時,若沒有察言觀色的功夫,很容易增長我執、法執,不僅得不到修福、修慧的益處,反而獲罪於仁者,惱怒了眾生,損了福,又害了德。如何察言觀色呢?蕅祖說:
        
「欲修此觀察妙法,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一味痴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善於察言觀色的人,先觀察自己,觀察這個「我」,不過是「色、受、想、行、識」這五樣東西所組成的假我,又有什麼可以炫耀驕傲的能耐呢?再觀察別人,也不過是五蘊假合的眾生,既然是假的,又會犯什麼過失對不起我呢?自己時時這樣觀察,就能夠一味痴呆,深感慚愧,降伏驕傲慢心,痛下決心,改掉惡習,漸漸便能養就一副正直樸質的心地,見義勇為,樂於眾善奉行。

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樣善於察言觀色,福慧雙修的人,自然在邦必達,在家必達。蕅祖說:
        
「逮積福多,善根淳厚,只此痴呆漢子,卻能如水之隨處流行,泛應曲當。若坐立去來,悉不逆前人意。
        
福積多了,善根淳厚了,福至心靈時,不論身處那個環境,面對那一樣的眾生,都能像靈活的水,隨處流行,順當融洽,了無罣礙。那時,一葉輕舟,走過重山,飄過急流,避開暗礁,安抵終點,就可以和曾子一般地說:「而今而後,吾知免夫!」

 

               

持戒念佛消宿怨

持戒念佛消宿怨
                                              ●坤  德   摘自:明倫月刊
 
 
         從前,有五個兄弟,他們的父親教導他們持戒修行,其中獨獨大兒子不願意聽從父親的教誨。有一天,大兒子拿錢去找相命先生算命。相命先生對他說:「根據我推算的結果,你的命不僅大富大貴,更可以長命百歲。」大兒子聽了高興萬分。可是不一會兒,相命先生卻說:「等等!你等一下,我再看看。」隔一會兒,相命先生驚呼地說出令人驚訝萬分的話:「不好了!再過十三天,你有一個致命的劫數,恐怕連命都難保了。」大兒子聽了之後,猶如從九霄雲端墜了下來,驚慌恐懼得不知所措。相命先生便對他說:「你的問題,就像得了絕症一樣,不是一般世間的醫生所能醫治,現在只有預知未來的佛才能幫你的忙。」聽到有救治的辦法,大兒子趕忙問:「佛?佛在那裏?」相命先生說:「就在附近的耆崛山中,你可以前去請教。」
      大兒子急急忙忙的趕到了山中求見佛,向佛詢問該怎麼化解這一場奪命的災厄。佛對他說:「你過去生中與人結怨,現在正是冤家前來索命的時侯。如果你想要避免這場災難,惟有恭恭敬敬、誠誠懇懇地持守五戒,才有可能化解危難。」佛又說:「除此之外,往後的十三天中,你必須晝夜不停地誦念『南無佛』!『歸命佛』!一刻都不能懈怠。」大兒子聽了佛所說的辦法,如同在荒漠中獲得了甘泉,回去之後,便依著佛的指示,準備好上等的燭火,日以繼夜的焚燒,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持守五戒,戰戰兢兢、不敢放逸地誦持「南無佛」!「歸命佛」!
      第十三天的夜裏,與大兒子宿世結怨的大鬼與小鬼果然出現,預計要謀取大兒子的性命。大鬼先派小鬼去探視情況以便下手,不一會兒,小鬼一邊抱著頭高呼:「痛!痛!我的頭痛死了」,一邊跑了回來。大鬼一頭霧水的問小鬼:「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小鬼心有餘悸的說:「我剛剛走向仇人住的地方,還沒走到,只見整間屋子燈火通明,又聽到『南無佛』、『歸命佛』的聲音不停的從屋內傳出,聽得我快嚇破膽了,再也不敢前進一步。」大鬼心知不妙,便對小鬼說:「唉!我們不能再算計他了!他已經學會了持戒念佛,我們討厭這個聲音,這個聲音令我們頭痛不已,我們走吧!」於是兩個鬼便悻悻然的離開,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
      無始劫來的生生死死,我們不知和眾生結了多少怨仇。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吾人今日得聞佛法,又知淨土念佛法門的殊勝利益,便應時時將持戒念佛的功德,回向法界眾生,願在彌陀慈光攝受下,個個往生極樂淨土,同斷生死,同解怨釋結。當吾人在七寶池中的蓮花開放,周圍全是砥礪道業的大善知識,而非苦苦相逼的「討債鬼」時,將會是多麼美好啊! (出自諸經中要事)

 

 

                

法語

△魔在人間的時候都是學佛的,未學得好,就變成魔,學佛的人若是帶有一分貢高我慢嫉妒的心,雖然也修布施,也修禪定,有相當功夫,命終多趨向於魔道。
 

△要想度一切眾生,還會對眾生生瞋恚心嗎?學佛不是僅僅在講堂上聽講經說法,在佛堂裏念佛禮拜而已,學佛是入世的,要在三界六道度眾生,在五欲六塵之中,隨緣不變,一塵不染,這種地方才是我們修學的道場。
 

△冤家惡人加害於我,不能起怨恨之心,我現在學菩薩還能有報復心嗎?
 

△忍辱的功德與不忍的害處,凡是學佛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而境界現前,自己作不了主,就把他忘記了,仍舊是肝火上升,一點不讓人,這實在對於忍辱真實的利害還未參透,要知道幸幸苦苦好不容易修持所集的功德,一把火把它燒光,豈不太可惜了嗎?一個人受污辱最易生瞋恨心,辱都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瞋恨是修行人的大忌諱,有了它這一生就不能成就,因為瞋恨心與菩提心不相應。菩提含有覺、平等、慈悲義。瞋恨之生,由於事之不由己意,便是著我相,尚何平等之有。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此而不知尚何覺悟之有,其違反慈悲,更不待言,普賢菩薩說:菩薩過失莫甚於瞋心,以前所積功德雖多如森林,瞋火若生,一齊燒盡,我們平日積功累德,好不容易,稍遇不順心的事,一發脾氣,把以前的功德統統燒盡,然後再從頭來,豈不可惜,豈不可怕。
 

△末法時期法弱魔強,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魔已混近佛門,凡是心外求法的均是魔,五欲六塵是魔,障礙我們明心見性的是魔,修有漏果報的是魔,修四禪八定的也是魔。人人都愛魔,電影院排長龍,場場客滿,一家人圍攏來看電視,耽誤正業,而參加法會聽華嚴經的人,以台北市說每十萬人中最多只有三、四人,現在學佛的人變為魔眷屬或變為外道者甚多,自己不覺得而已。
 

△現在學佛的人多數不願意離開這個娑婆世界,總要想先買一所公寓,有個安定的住處,生活求其舒適,飲食要求營養,收入總嫌不夠,生活過得敷餘快樂,有空閒的時候,研究佛法,念佛念經拜佛,聽聽經,跑跑道場,吃吃素齋,此不過表面上冒充佛子,論其心只希望在娑婆世界多活幾年,享享清福,並不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有此種懈怠的心情即不可能往生,永在六道輪迴。要知學佛要下決心,一心求生,不必顧慮自己的生活,只要心在道上,自有護法龍天護持,不虞生活無著,如果心不在道上,每天為自己生活打算,則護法神也就樂得的休息一番便了。還有同修總想找一個清淨地方去修行,須知掩關潛修固然有功效而是修行人的險著,古人說不悟道不住山,不破參不閉關,若是修行程度不夠,而妄想入山清修,恐怕修不好還會招魔出大毛病。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本來修行得很好,很有進步,忽然遇到一件不順心的事一發脾氣,一燒就完了,這是世出世間一切事業成敗的關鍵。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一現前即是來考試的,不管外面境界變成什麼樣子,心中如如不動,因為外面的境界都是自己心裏變現出來的。在世間作任何事情,作任何職業都可以修道,必須認定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善知識,善人固然是恩師良友,惡人也是佛菩薩化身替我們消災的,對他們都要表示感恩之心,絕不可起一點是非人我的念頭。菩薩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如他不高興我,我就躲開,免得使他心中生煩惱,隨時隨地都是修菩薩行,這樣做還會有瞋恚嗎? 
 

△忍辱是定的前方便,「能忍最勝寂滅法」,忍清淨寂滅,把心安住在清淨寂滅就成功了。學佛要受得了寂寞,心忍得下來是初步功夫,修定下手之處即是忍,忍之相是平等。成佛的道路魔多,魔現前不能說好與不好,如被魔降伏即歸失敗,如能降魔即是好境界,遭魔是必然的現象,功夫愈高,魔王的力量愈大,楞嚴五十一種陰魔,唯一的剋伏辦法是平等心,保持自己的清淨心。
 

△瞋恨為修行人之大忌,無論在何時、遇何境、修何法皆斷斷不可生瞋,忍辱極易生瞋,瞋心一生,忍辱的修行即被破壞。例如有人罵我,我忍耐一時不還嘴,但心中氣得不得了,這種強壓制的辦法並不是忍辱的真實義。佛在金剛經中所說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一段經文時有「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瞋恨正與菩提相反,菩提、覺也、平等也、慈悲也,而瞋恨之生,由於事之不如己意,便有我相,尚何平等之有,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違反慈悲更不待言。
 

△雪公云:「瞋恨心起,此是缺乏修養,他人有錯,看不順眼,自己有錯,卻看不見。
若能平心自省,恐怕自己之錯,比他還多。
果能看出自己之錯多時,就是修養有進步,見人也就順了眼,瞋心自然就能控制。」

 
 

△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在起心動念之處,要微密觀照,我還有沒有執著?還有沒有分別?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還有沒有愛好?還有沒有嫌棄?順自己意思的生歡喜心,不順自己意思生瞋恚心,一絲毫的瞋恚,不想跟這個人往來,不想看他。我們錯了,我們還有分別執著,我們還沒有放下,心裡面還有計較。~淨空老法師
 

◎ 經云:"柔和忍辱,無有窮盡。"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能忍一分,便有一分成就。遇到一切苦難侮辱,正是消滅自己業障的好機緣,天下沒有不能忍的事情。中國人講氣節,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古人譯經用辱字有深意:辱都可以忍,何況其他!古德教學,常用種種方法測驗學人有無忍耐之心。六祖到五祖門庭求教,乃令隨眾作務,在碓坊舂米,經過八個多月。設六祖無忍耐心,豈不老早離去? ~淨空老法師
 

◎印光大師教我們「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我們應該學習「別人都對,就是我不對;別人都好,就是我不好。」的胸襟,與其將精力時間耗費在看別人的不對,說人家的不是,倒不如反求諸己,把功夫用來觀照自己,糾正自己的言行舉止。看別人,對別人無益,於自己有損;看自己,自己能因此反省思過,改惡遷善,別人也將因此感染默化,見賢思齊,其間的差別與結果實有天淵之別!
 

◎忍辱是成就我們道業的最佳途徑,所以金剛經教我們「得成於忍」。學佛的人要常常慚愧懺悔,好事向別人,壞事向自己,不覺有功,但省已過,面對周遭莫須有的毀謗阻難,也要甘之如飴,因為這正好消除我們的業障,成就我們的道業。所以金剛經教我們「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修忍辱時不要著忍辱的法相,以為我是能忍,以及我所忍受的程度,有能有所即離不開四相。聞讚則喜,聞謗則怒,心中即起波浪,然而離四相談何容易,應先漸修,後可頓超。修行一事沒有天生的,縱有頓根的人,亦是過去世修來的,欲求大徹大悟,須以佛法慢慢熏習,每天需要念經,單單念而不解其義,收效甚微,對於經義要圓解要深解,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什麼境界都能運用上去,舉心動念均是修行,功夫用得上,日久必有成就,人我執不易斷,凡事看淡一點,即算有進步,愈淡薄愈自在,就是漸漸的放下,四相空了,說一個忍辱也是多餘的。
 

△煩惱重的人障礙多,煩惱中以瞋恚最重,所謂火燒功德林,火指瞋毒而言,凡夫平常散亂心經過常久的修持而始養成定的心,很不容易,但是一念瞋心起,一切功夫都完了,定力也就跟著失去了,所以在六度中禪定之前是忍辱,修忍辱度遇到再大的侮辱也不能發脾氣。若就六道輪迴上說,無明最重,有無明即起惑,起惑便生我執,有我執便生愛取有,此是生死根本,要學佛,這兩個冤家,無明及愛必須克服,斷無明,斷愛取,否則不能出三界,不能生西方,慈悲並不含有愛在內,慈悲是由本性生出來的,換言之,即由純理智生出來的,而愛是由感情裏發出來的,佛是無緣大慈、是沒有任何條件的大慈,情愛不斷,生死不了。
 

◎觀佛三昧經中,文殊菩薩偈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連文殊、普賢等等大菩薩尚且在念佛,尚且求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而今很多人卻鄙視念佛,視念佛為淺近,視念佛為愚夫愚婦之庸行,不願求生西方,不願往生極樂。可惜啊!可悲啊!你自以為自己是什麼人,佛陀教我們求生西方,你卻不聽佛言,把價值連城的無價寶珠當作一文不值的垃圾丟棄,這只能怪自己不識好歹,有目無珠,有眼不識泰山,業障太重,沒有福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