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樁大事-求覺悟

《華嚴經》從海月菩薩到主藥神這一法,共說了九類神眾,代表的是十住菩薩;十住是住佛之住。《華嚴經》的住行向地都用「十」,十表大圓滿。我們讀了之後,應該從中體會學習「住」的意義。上根人讀了這段經文就能契入境界,如果我們還不能契入也沒有關係,後面還要細說。所以,展開大經,我們仔細觀察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但其大原則、大方向,我們要能掌握住。

說到「佛住」,《般若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住在無所住,無所住是真實智慧。因此,這段經文一開端就是執金剛神,執金剛神代表金剛般若智慧,用十位上首表法,說明真實智慧的樣子。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細心領會,我們的生活要與佛所說的做個對比,如果相應就是住佛之住。

這一段一直到主藥神都是真實智慧起用,表現在生活上。這就是空有兩邊不住,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空,也不住有。兩邊不住,兩邊都相應,內與空寂的定慧相應,外面與相用相應。由此可知,這就沒有離開總題目、總原則、總綱領,總原則是「大方廣佛華嚴」。與「大方廣」相應,過的生活就稱為「佛華嚴」的生活。我們學習大經,這是總綱領,第一重要的原則,一定要掌握到。

經文長,長的好處多,就是長時間的薰習。大經如果講三年,我們就有三年不間斷的薰習。不間斷,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統統相應。不是我們聽經、研究的幾個小時不間斷,放下經本又不相應,這就間斷了。間斷必然夾雜著一些老毛病、舊習氣,這是我們修學困難之所在,嚴重的會障礙我們親證華嚴境界。而其毛病就是發生在與「大方廣」不相應,「大方廣」是自性的體相用,所以相應是佛住。心地清淨平等,一塵不染,就與「大」相應;慈悲現相,如諸菩薩所為,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現身說法,現身與「方」相應;演說與「廣」相應,四無礙辯之「樂說無礙辯」就是以一股熱情歡喜為人演說。

諸佛菩薩應化在六道、十法界,就是為了將這樁大事因緣告訴一切眾生,這個大事因緣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緣成熟的眾生聽了相信,肯接受,進而依教奉行。緣沒有成熟的眾生,佛為他播種;緣成熟的幫助他往生淨土,一生證得不退菩提。這個精神、理念,在整個《華嚴經》顯露無遺,我們如果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就能得到真實的受用。這個受用就是過佛菩薩的生活,過聖賢的生活,佛經講吉祥的生活,世間人所說幸福的生活。世間人所謂的現實,現前能得到殊勝的吉祥、幸福,才是現實。

由此可知,最現實莫過於大乘佛法,世間人講現實,實在說不懂得現實,反倒是忽略了現實,他所希求的總是願與事違,所謂是「求不得苦」。求得的也是假的,虛幻不實,真實法唯有覺悟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如果對這樁事清楚明白,你才會肯定,人生第一樁大事就是求覺悟,求覺悟就是學佛。我們今天講到學佛,世間人說我們迷信,其實他們連什麼叫學、什麼叫佛都不懂。學是學習、效法,佛是覺。所以,學佛就是求覺悟、求明白,通達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經上講:「體、相、作用」,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的本體、現象、作用,這個人在佛法裡就稱他作「佛陀」;明瞭尚未究竟,則稱他為「菩薩」,沒有迷信。因此,聰明人、智慧高的人,一接觸就知道心要安住在何處。

總而言之,把它總歸納起來,不外戒、定、慧三學。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神眾,從海月菩薩到主藥神有一百多人,哪些名號與戒學相應,哪些與定學相應,哪些與慧學相應,這是總綱領。依據經教,我們自己也提出一個綱領,「真實、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一百多名號中,哪些與真實相應?哪些與清淨相應?哪些與平等相應?哪些與正覺相應?哪些與慈悲相應?能作如是觀,你才能得真實利益。效法這些神眾,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現;換言之,如何將自己的性德(真誠、清淨、慈悲)流露出來。佛菩薩的本事就是使性德流露出來,讓大家受用;凡夫是把它藏得緊緊的,像鎖在保險櫃裡,自己得不到用處,別人也得不到用處。

「出現品」講的「如來智慧德相」,佛說一切眾生都圓滿具足。如來智慧是體,德是作用,相是現象;換言之,這一句話也是「大方廣」,如來智慧是「大」,德是「廣」,相是「方」。翻來覆去都是說一樁事,佛種種說法是高度智慧的教學,善巧方便到了極處。一種說法往往會使我們執著,不知道靈活運用,佛翻來覆去的種種說法,我們才能從其中體會,原來是這樣活潑、生動,絲毫障礙都沒有。這是無障礙的法界,不思議的解脫。從佛種種說法中,我們才體會到自受用大自在、他受用隨緣,普賢十願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眾生」是自在,「隨喜功德」是隨緣。這樣才真正是達到改善我們的生活,從精神到物質,從質到量,得到真實圓滿的改善。

所以,世間沒有一種學問能與大乘佛法相比。若是想通、想明白了,我們這一生壽命有限,以如此有限的時間,如此短促的生命,我們應該學什麼,自然就明瞭。這一生當中遇不到佛法,一般講是運氣不好,沒有緣;遇到佛法是運氣好,遇到了不學,那真是可惜!明白之後,知道這一生所學的就是這麼一樁事,這樁事學好了,世出世間一切法都通達,這就是宗門教下所講的「從根本修」。大家如果會用,用在聽經上,用在學習上,用在生活上,會幫助自己開悟,幫助自己契入。

 

    

Post a comment or leave a trackback: Trackback URL.

發表留言